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影響下,學生運動風起雲湧。對於不同形式的學生運動,閻錫山分別採取了不同的作法,或積極謀籌,設法應付;或藉助民氣,為我所用;或緩和矛盾,息事寧人。“虛與謀籌,設法應付”之於“五四運動”;“藉助民氣,為我所用”之於“晉礦歸公”;“緩和矛盾,息事寧人”之於“反房稅運動”。

1919年,正當閻錫山在“保境安民”的旗號下,埋頭于山西省政建設的時候,爆發了遍及全國的“五四愛國運動”。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結束。然而,在處理善後問題的“巴黎和會”上,各帝國主義強國卻不顧中國亦為戰勝國(1917年與德國宣戰,加入協約國)的事實,欲將德國在我山東的既得權益拱手轉讓給日本。對於帝國主義強國的蠻橫作法,全國民眾群情激憤,強烈要求廢除賣國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主權。在此情況下,北洋政府派出的和會代表,向和會送交了關於山東問題的說帖,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租界地、膠濟鐵路及其他權益直接歸還中國,同時要求廢除“二十一條”。然和會不顧中國人民的意願,拒絕了我方代表的請求。訊息傳到國內,國人無不義憤填膺。於是,以此為導火線,以5月4日北京學生的示威*為標誌,聲勢浩大的“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了。

“五四運動”的浪濤很快就波及到了山西。5月7日,山西省城太原各中學以上學校學生兩千餘人,在海子邊中山公園*。他們高呼“誓死收回青島”、“取消二十一條”,等口號,發表講演,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同時決定成立太原市大中學生聯合會,舉行*示威,向省公署、省議會請願。對於驟起的學生運動,閻錫山主動謀籌,予以應付。當學生*隊伍到達省公署門口時,他既不對之以武力(只是以衛兵攔截,要求派代表進入),也不親自出面。只派出政務廳長崔廷猷接見了學生代表。

太原市大中學生聯合會成立後不久,北京學生聯合會山西籍的北大學生高君宇回山西指導工作,天津學生聯合會也派代表到太原商討統一行動。於是太原各校學生會召開聯席會議,議決舉行罷課。此後,一週之內山西大學、太原一中、一師、工專、農專等11所大中學校的五六千學生相繼罷課。學生紛紛上街講演,宣傳愛國主張。在此基礎上,罷課學生舉行了一次更大規模的示威*,再次向省公署、省議會請願,要求“廢除二十一條”,查封、焚燒日貨,把山西的愛國運動推向高潮。對於日益高漲的學生愛國運動,閻錫山再不能無動於衷了。然而,他並沒有如法炮製,像北京的北洋政府那樣,衝擊*隊伍,逮捕愛國學生。而是兩面周旋,一邊答應學生代為轉呈請願書,安撫學生;一邊電告北洋政府內務部,稱“近日迭奉中央院、部各電,再三曉諭,晉省學界尚無何種風潮,惟學生於課餘之暇,講演本省所編《人民須知》,秩序毫不紊亂。至恐有流氓聚眾滋事,疊經嚴加防範,不致滋生事端,現在地方安謐如常”。 為應付北京方面,雖然也按常規作了應急的準備——在省公署設了三道防線,“第一道是皮帶隊,第二道是矛子隊,第三道是盒子炮隊” ,以防萬一,但並未輕易大打出手。為應付學生,他也曾查封了一些日貨,還在查封的日貨中象徵性的焚燒了部分東西,但真正的功夫卻下在幕後。在上述這一切進行的同時,閻錫山暗中一面命令各校校長要求學生復課,一面召見學生運動領導人,做說服工作。

三、發展經濟文化 之於學生運動(2)

“五四愛國運動”在全國愛國學生的一致行動下,在各界愛國人士的積極聲援下,以中國代表拒籤和約為標誌而勝利結束。“五四運動”之後,是年7月,閻錫山對山西軍政兩署人員作了下述講話,他說:“歐戰告終,美總統威爾遜提倡和平會議,於本(八)年1月18日開會於巴黎,各國均派全權代表與會,我國亦派陸徵祥、顧維鈞、王正廷等五人為和會專使,前往出席。關於山東問題,我國代表要求青島及山東一切權利由德國直接交還,日本則力爭繼承德國權利。我代表不得已提出讓步辦法,準德國將山東權利移讓於五強,由五強還與我國,日本代表仍極力抗爭,致欲與意國協同退出和會,以為挾制。和會卒徇日方之意,草草結成山東條款。訊息傳來,舉國震憤,北京學生乃於5月4日大舉為外交示威,一面通告海內外,主張對外交問題堅持到底,一面推代表赴各國駐京使館表示國民對於外交之真正意見。又以此次外交失敗系受民國七年條約之束縛,因之痛斥當時外交關係人曹汝霖、章宗祥等,而各省學校亦紛紛成立*會,起而響應,是為‘五四運動’。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