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此植樹之宜重者三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三、發展經濟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2)
以上三事,系就晉省地方而籌補生計之普及者也。試再以晉省人力而言,全省人口一千萬,女子約居半數,多為不事生產之人,男丁五百萬,其中十五歲以下,五十五歲以上,待人仰事俯畜者,又約去其半,則中年能事生產之男子,僅二百五十萬而已。以每人平均種旱地五十畝計,則五十萬頃地,需一百萬農人。他如為商賈者約四十萬,業工藝者約五萬,仕學兩途約兩萬,軍警兩界約三萬,共約百五十萬。尚餘一百萬人,無所歸納,而老弱婦女不與焉。此皆無業遊民之坐耗者也。夫既少二千餘萬之歲入,而復有此一百萬閒人之坐耗,其不日趨於窮困焉,有是理乎!今欲使地無遺利,當先使人無遺力。如水利,如植樹,皆可趨壯丁而從事者;如養蠶,如採桑,則婦女幼稚者,皆可自食其力焉,是必獎勵唐俗勤儉之遺風,施行警戒遊惰之政令,振其精神,祛其痼疾;而男子吸菸,女子纏足,尤為人生大害,務期必除。前因禁菸緊要,省公署曾設考核成績辦公處。此後賡續進行,種、運、吸、售四項,均加註重。至於纏足惡習,行動維艱,其害百出,不可勝言。是必實行勸禁,確定辦法。此外有與吸菸、纏足連類而及者,則又有剪髮之一事。發之剪留,似屬無關重輕;然剃髮垂辨,前清何以定為必行之令?誠以就形式之改移,定人心之趨向,固有深意存乎其中也!國家以新民為重,豈容此舊染汙俗之儲存?況既準人民之蓄髮,則復辟謬說,易滋誤會,一遇有事,會匪乘間以惑其心,奸人投隙以淆其志,於治安前途,關係亦巨,不惟有礙工作也。擬即實行勸禁,必期逐漸剪除淨盡而後已。以上皆就人力而籌劃生計之進步者也。
那麼,以上六政怎麼推行呢?閻錫山繼續說,“凡此興利除害之六端,實為生眾食寡之要政。如期人民自行舉辦,如河清難俟!非以官力積極提倡,不足以樹風聲而資振作;而欲官吏之關心從事,尤非嚴加考核,不足以定獎罰而促進行。”故而,成立“六政考核處”,專司考核成績之高下,以定辦事之考成。
據此簡言之,“六政”者,興水利、蠶桑、種樹之三利;除吸菸(吸毒品)、纏足、蓄髮之三弊也。施行此六政,其意在於使“人盡其力”,“地盡其用”,使“民財”得以充分,社會得以進步。至於如何實行,那是必須採取行政手段,必須輔之以官方力量的。
自“六政考核處”成立之日起,“六政”即開始籌劃設計試行。並報呈北京政府。半年之後,1918年5月31日,北京政府指令:“呈悉,所呈籌辦事項,大裨民生,且指撥公費,極意提倡,深堪嘉尚。著即按照地方情形,循序漸進,期收實效。 ”遂正式推行。
與此同時,又以所謂“六政考核處成立既半載,政治漸有軌道可循,而興利方面之水利蠶桑,除弊方面之禁菸天足等政,亦成效漸著,於是又益之以三事”,而成為“六政三事”。
“三事”者,種棉、造林、牧畜也。為什麼要將此三項作為必辦之三事,與六政並舉呢?閻錫山在其《人民須知》中如是說:
山西的韓侯嶺以北,天氣稍寒,往年都不種棉花,所用的花、布,多向外省買的,每年出款。大約有千萬元,此時糧食的價貴,還能拿上糧食換回布來,若到糧價賤的時候,人不能不穿布,日後必要受多少困難,所以根本的計算,總要自己能種棉,方是長久的法子。
近年來修鐵路,安電線,一切建築用木料很多,所以林料很貴。現在買外國木料,已經不少,若多栽樹木的人,將來必獲厚利。
三、發展經濟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3)
什麼叫畜牧?就是餵養能滋生的畜類,如牛、馬、豬、羊等。這些畜類,“不費多的本錢,人人都能飼養,又不費事,又獲大利。
概而括之,所謂“三事”,即是,一在韓侯嶺以北之氣候寒冷地區推廣種植棉花;二在荒山荒地植造樹林,生產建築所用之木材(竊以為,六政之中之種樹,則側重於在房前屋後、田間道旁栽種果木樹等,二者的區別在於側重點不同);三開展家庭副業,飼養家畜,增加家庭經濟收入。
為使“六政三事”得以切實推行,除了成立“六政考核處”專司其責之外,閻錫山還將“政治研究所”改為“政治實察所”,委任候補學習人員40名,專充政治實察員,到各縣實地調查,以防各縣知事空文搪塞之弊。至於其他庶政,仍各有專司,實力並進,並非專重六政考核。透過考核、督察,力期促成各方配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