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三*義”。他隨即亦透過商震以“合作救國,實為素願。我意三*義由晉先行。餘與中山先生本有成約,惜其去世,故而中止。應俟此次戰爭告一結束,使晉對得起國人,然後彼此整理,以待其變事必有成。似此辦理,有利於國,有利於己” 作復。並於其後的10月9、10兩日,連電商震,就韓復榘援陝及馮軍東進指出,“陝事吳、張迭電委晉處理,遂擬令向方(韓復榘字——作者)援陝,即以三省託向方,此舉故為成全向方,亦為煥章謀也。希相機進行。至煥章東來,殊非其時,應切實忠告。如不見納,我決不願再與煥章失和,只好撤兵晉疆耳”。“馮此等舉動,必遭奉擊,可告以彼如欲佔歸綏,我可讓之,晉軍即撤回晉境”。 明確表示了願與馮玉祥修好之態度。
這樣,晉軍與國民軍的兩位總司令,隨著時局的變化,又在“實行三*義”的“共識”下,準備再度“攜手”。
。 想看書來
三、發展經濟文化 推行“六政三事”(1)
“六政三事”,是閻錫山“用民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用民政治”在農業經濟建設和社會文化建設方面的具體體現,即所謂“民財”者也。
“六政三事”,始於“六政”,即水利、種樹、蠶桑、禁菸、剪髮、天足。後增“三事”,即種棉、造林、畜牧。兩者合一,統稱“六政三事”。
作為“用民”的主要內容,閻錫山推行“六政”,開始於1917年。是年,他“邀約紳耆寅僚,*研究,質以六事,僉為簡要可行”,故擬定“興利除弊施政大要”,頒行“六政”。
1917年9月3日,閻錫山被北洋政府正式任命兼任山西省長。10月1日,即宣佈將以前設立的考核禁菸成績處改組歸併,成立“六政考核處”,發表“六政宣言”,開始施行“六政”。
為什麼要推行“六政”?推行“六政”的目的何在?閻錫山在親擬之“六政宣言”中作了如下解釋:
晉民貧苦極矣!貧苦之源,起於生者寡而食者眾。曷言之?蓋晉民所恃以謀生者,農業而外,向重商業,非但跡遍行省,亦且角逐外藩,人數有二十萬之多,歲入在二千萬以上,此不僅匯兌一業,執全國金融之牛耳已也。乃一蹶於庚子之亂,再毀於辛亥之役,商人失業,而致歲入歸於烏有,向之富者已貧,向之貧者亦困,以故正貨短少,金融閉塞。觀近年來各鎮市之週轉,現金日益缺乏,紙幣日益加多,可謂入不敷出之明證。社會經濟,既少來源;國家財政,自行竭蹶;若不為民生籌補救之策,將見公私日益交困,賦稅亦難有起色。故欲整頓晉省之財政,當先籌補晉民之生計;而籌補生計之法,不外別闢生利之途,以彌此向來商業之損失,使失業之人日少,遊惰之風漸去,此乃根本之計也。比年以來,海內多故,喪亂迭經,地方有司,僅能以維持現狀為盡職,而於保育政策,國民經濟之所在,或不知其要,而視為無關,或明知其要而姑從緩議,馴至共和已將六年,民力毫無進步,此故人民不知競存之咎,抑說官斯土者之責也!
錫山生長斯邦,見聞較切,惕心怵目,叔焉憂之!嘗謂籌補生計多端,大要不外地力與人力二者而已。以晉省地力而論,幅員號稱百萬方里,其中實在耕種之地,不過五十萬餘頃,特十萬方里之數耳!此十萬方里耕種之地畝,水田甚少。舊稱霍山以南,田高川下,蓄洩難施;忻代而北,水勁沙浮,枯溢無定;故有水利者,向僅三十八縣,而亦興廢無常。近年省北新開之渠,漸有成效。他如忻縣之金山鋪,神池之賀職村,榆次之天一渠等處,均擬勘測興工。此外,清泉濁潦,巨川細流,未及利用者,所在多有。嗣後或浚新河,或疏廢渠,或築蓄水池,或用鑿井新法,以補助之。現已選派工徒赴京傳習鑿井,使用不患無人。將來水利既興,勞力增加,收穫亦倍,歸農之人,自必日多,此水利宜興者一也。
北方蠶桑甚少,此後世民惰之咎,不得委為地利不宜也,晉省向只河東、潞、澤,略有蠶織,限於一隅,不知推廣。今欲養蠶,必先栽桑;桑多而後蠶絲多;蠶絲多,而後商販多;地方復有蠶桑工廠以收買之,則蠶繭隨地可以變價,自必踴躍爭趨。
晉省官有荒地,五十一萬餘畝;民有荒地,一百七十餘萬畝。此項荒地,豈盡不宜林木?現擬將造林,植樹,分為兩種辦法;除荒山,荒地,面積稍大者,令其擇宜造林外,凡家宅田園之隙地,或河流道旁之曠土,可容樹株者,均令植樹。前曾勸導五臺人民,選擇果實等樹,各種一株。近擬通令各縣仿辦,尚屬輕而易舉。果能人樹一木,利賴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