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傳真機時賣出了8萬臺。隨後三年,傳真機的銷售數目逐漸穩步上升。到了1987年,擁有傳真機的人的數量已經足以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應該擁有一臺傳真機。1987年成為了引爆點。當年銷售了100萬臺,截至1989年,又賣出了200萬臺新傳真機。手機銷售也遵循著相似軌跡。整個20世紀90年代,手機都在朝著更小巧、更便宜、服務更好發展,直到1998年,這項技術達到了引爆點,突然之間每個人都擁有了一部手機。

所有的流行潮都有一個引爆點。伊利諾伊大學的社會學家喬納森?克雷做了一項關於社群中角色模型(role models)的數量對社群中青少年影響的研究——這些角色模型包括統計調查局認定的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群——專業人員、經理和教師。角色模型佔社群人口5%~40%之間時,社群青少年的早孕率和輟學率沒有多大差別。但是,當角色模型所佔比率低於5%時,問題就被引爆了。比如,當角色模型所佔比率下降個百分點,從下降到,黑人學齡兒童的輟學率就會增加一倍多。在這個引爆點上,未成年少女的早孕率也幾乎成倍增加——在未達到引爆點時,早孕率幾乎保持不變。我們通常憑直覺認定,社群環境的變化和社會問題的減少是一個緩慢而穩定的過程。但是有時候他們並不按照這個節奏變化;抵達引爆點時,學校會對學生失去控制,家庭生活能立即崩潰。

我記得小時候自家的小狗第一次看見雪的情景。它又驚又喜,急切地搖著尾巴,對這種陌生鬆軟的物質嗅來嗅去,為雪的神秘而低聲嗷嗷不止,它完全被折服了。它第一次看到雪的那天早上並不比前一夜冷多少。前一天晚上大概是34華氏度(約零上1攝氏度),而那天早上是31華氏度(約零下1攝氏度)。幾乎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變化,但是令人驚奇的是,一切都被改變了,僅僅因為3華氏度的溫度變化。雨變成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東西,雪!在內心深處,我們都是漸進主義者,我們的期望值是以時間滴滴答答的穩定消逝為基礎的。但是在引爆點的世界中,出乎意料的事情會變成現實,劇變也不僅僅停留在可能上,同我們所有的預期相反,這些都具有了必然性。

為了深入瞭解這一極端觀念,我將帶著你們去巴爾的摩,瞭解那裡的梅毒流行情況。我將向你們介紹三類有趣的人,我稱他們為內行(M*ens)、聯絡員(Connectors)和推銷員(Sale*en),他們在口頭髮起流行潮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些口頭風暴則能夠操縱人們的品位、社會趨勢和時尚走向。我還會帶著你們去了解系列兒童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和《藍狗線索》(Blue?蒺s Clues);帶你們進入哥倫比亞唱片郵購公司創辦人的神奇世界,去了解如何製造出能對聽眾產生最大影響力的資訊。我要帶著你們去特拉華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去看看那些控制人群生活的引爆點;去紐約城的地鐵站,去了解犯罪潮如何得到遏制。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是想得到兩個問題的答案,這兩個問題困擾著所有想成為成功的教育家、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市場部經理、成功的商人和成功的政策制定者的人。這兩個問題是,為什麼有些觀念、行為和產品能流行起來而其他的不能;要想有目的地發起流行、讓流行變得具備積極作用,我們有什麼辦法?。

第一章 流行三法則(1)

本章介紹了引爆流行的三項法則,即個別人物法則、附著力法則、環境威力法則。

20世紀90年代中期,巴爾的摩市被梅毒襲擊。1995年到1996年一年時間內,新生兒攜帶病毒的人數就增加了500%。巴爾的摩市梅毒發病率曲線圖顯示,多年來該曲線一直保持水平,但是到了1995年,曲線幾乎呈直線上升。

巴爾的摩市的梅毒發病率因何被引爆?疾病控制中心認為,問題出在速效可卡因(快克古柯鹼)上。速效可卡因會大大增加高風險性行為,而高風險性行為則會導致艾滋病和梅毒的傳播速度加快。速效可卡因的誘惑讓許多人到貧民區購買毒品,這一做法增加了他們把病毒攜帶回家傳染給家人和鄰居的可能性。速效可卡因改變了鄰里之間的社交模式。疾控中心說,速效可卡因正是梅毒大行其道的推動力。

巴爾的摩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性病傳播專家約翰?詹尼曼則認為原因在於該市貧民窟糟糕的醫療服務。詹尼曼說:“1990年到1991年,到全市性病傳播診所就醫的人數為36 000人次。隨後,由於預算問題,該市決定縮小性病診所的規模。臨床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