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四品講的是福德和智慧。人一生下來就帶著偉大的寶藏——福德和智慧。但是人一生下來同時繼承了“災禍和愚昧”。《金剛經》就是想告訴我們,用什麼方法將災禍和愚昧去掉,而創造出一個空間,使得福德和智慧的寶藏能夠進入意識,同時能夠分享,因為福德和智慧的品質之一就是:你越是分享它,你就越擁有它。

佛說:須菩提乎!須彌是最大的山,是眾山之王。有人如果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須彌山王那麼多的七寶來佈施,這個人所得的福德,其福德雖然很多,可是若有人,受持這個金剛經,哪怕只有四句偈,他所得的福德和智慧,用七寶佈施的福德和智慧校量,前者的佈施福德和智慧,是百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不及一,甚至是算數譬喻所不能相比的。

福德有二種,有世間福德,有出世間福德。世間福德,從佈施得得來。有什麼因緣,就有什麼福報,這叫做有為善。得到有為善福,福德盡了還是要墮落。而出世間福德,從發掘自身佛性而來。能深入般若,得解脫自在,這叫做無盡福德。福德無盡,所以無墮落。

你的世間福德根入你的身體,你的身體跟世間福德並不是分開的,它是世間福德的一部分,你的身體是整個宇宙,它並不是某種有限的東西,你或許沒有觀察過它,但是,試著去觀察你的身體真正是在那裡結束,那裡?你認為你的身體在你面板結束的地方結束嗎?都不是,你的身體的盡頭,就是世間福德的盡頭。而那新的開始,要麼是出世間福去西方極樂,要麼是墮落在地獄!

福德如同太陽,如果那遙遠的太陽死了,很快地,你也會死在這裡,如果陽光停止來臨,你將不復在此,沒有那遙遠的太陽存在,你的身體無法存在,太陽和你以某種方式深深地關聯著,太陽一定是包含在你的身體,否則你無法存在,你是陽光的一部分。早晨的時候,你看到花朵開放,它們的開放實際上是太陽的升起;晚上的時候,它們合起來,它們的合起來實際上是太陽的下山,它們只是散開來的陽光。你存在於此,因為在遙遠的地方有太陽存在。

福德如同空氣,如果片刻沒有空氣,人將會死。你的呼吸是你的生命,如果你的呼吸是你的生命,那麼福德是你的一部分,你不能夠沒有它而存在。所以,你的福德真正是在哪裡結束?極限在哪裡?沒有極限!如果你仔細觀察,如果你進入深處,你將會發現沒有極限,或者宇宙的極限就是你福德的極限,整個宇宙都涉入你的福德里面,所以你的福德並非只是你的福德,它是你的宇宙,而你植根於它,同樣地,你的頭腦也不能夠沒有福德而存在,它是福德的一部分,是它的一個過程。

智慧也有二種:有世間智慧,有出世間智慧。世間智慧對於世間的一切法都能明白,雖然明瞭事理,但不能捨掉塵相,心知肚明,卻不能超脫,還是事障。出世間智慧,對於世間的法一切明瞭,能夠雙雙忘掉,盡除理障。佛說的福智無比,是出世間的福智。所謂清淨福,無漏智。是佈施所得的世間福和有漏智所不能比擬的。

說起智慧,只要注意看動物,注意看鳥兒:它們沒有煩惱、沒有傷心、也沒有挫折。你不會看到一隻牛在異想天開,它完全滿足於每天吃同樣的草,它幾乎已經成道了!沒有緊張,它跟自然非常和諧,它跟他本身、跟每一樣東西都保持非常和諧。

他們一定都在笑:“你到底怎麼搞的?為什麼你不發掘佛性,成為現狀的你自己?有需要成為其他某一個人嗎?”所以第一件要記住的事就是:從《金剛裡》獲得智慧,深深地接受你自己。

讓善良和愛在人間、在人們的心裡迴圈

第二十五品、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第二十五品講的是“度化”。“度化”比喻,擺渡,引導,透過語言、動作、各種方式使你徹底的全面的歷史的發展的客觀的瞭解認識你自己和世界。《紅樓夢》第二十五回:“我笑如來佛比人還忙;又要度化眾生,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所謂度化,簡單說,其實就是佛菩薩告訴你:這個世界苦的根本原因,離苦得樂的方法,你照著做,就成功。但是佛在這一章卻矢口否認度化過任何人,而且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人需要度化。特別是這個“化”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