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頭是《周易》,接著是先秦諸子百家。百家主要是十家,即儒、墨、道、法、名、兵、雜、農、陰陽、縱橫十家。後來,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傳統文化逐漸演變成三大家,即儒、道、佛。按三家的特點來說:儒家重視“人道”,道家重視“天道”,佛家重視“心道”。儒家是人本主義,道家是自然主義,佛教是解脫主義。儒教重視“有”,道教重視“無”,佛教重視“空”。儒家“入世”,道家“遁世”,佛教“出世”。 所以,又有“以儒治國,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說法。
當然,這是按各家的特點來說的。就其內容來說,在文化的延續過程中,不僅十家之間,就是這三大家之間,不僅互相競爭,更是互相滲透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這種滲透和融合,總體說,使各家都得到了發展。
綜觀蕭然各篇文章的觀點,也是融合和綜合的。當然,他是以佛教的要義為主、以佛教的教義的面目出現,其實也吸收了儒家、道家,乃至現代社會科學的許多成分。我認為這是正確的和必須的。
過去,在文化領域,我們非常重視批判,認為批判是發展文化的主要方式。而我們又把批判簡單地等同於“否定”、“打倒”、“拋棄”。從“五四”以來,我們中國人不斷地否定、打倒、拋棄,以致到現在,造成了群眾在文化上的混亂和空白,大家莫衷一是,不知道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生活中除了賺錢之外,沒有了文化上的遵循。這是很可怕的。糾正這種簡單化的批判,也不能靠復舊,也不能靠照搬。把過去的都原樣恢復起來,把外國的都照搬過來,既不必要,更無可能。
其實,文化的主要發展方式應該是融合。即使是批判性最強的馬克思主義,不也融合進了德國的古典哲學、亞當·斯密的政治經濟學和傅立葉、聖西門的空想社會主義嗎?當代中國人發展中國文化的最基本的途徑也應該是融合,把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好東西融合在一起。
“古今”是縱座標,“中外”是橫座標,加起來就是全部人類文化。融合的前提是瞭解和分析。不瞭解談不上分析。分析是搞清楚它的表面和實質,精華和糟粕,有用和無用。然後把一切精華和有用的東西融合在一起。融合的平臺是今天的現實——全球化形勢下的中國。融合還少不了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我們今天人們的創造。當然,融合本身也是一種創造。
評論三:不離入世
從唯物論的觀點看,不是上帝創造了人,而是人創造了宗教。為什麼人要創造宗教,而且信教的人那麼多?客觀原因是:宇宙、世界、社會中的許多事物,是科學特別是實證科學不能完全解釋清楚的。例如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因果關係,並不象氫氧化合變成水一樣可以重複、可以驗證。於是宗教就提供了一種無須驗證的解釋,成為你的信仰來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有些大科學家也信仰宗教的原因。主觀原因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總會遇到不順心、不公平而又不能解釋更不能解決的事情。於是人們就傾向於構築一個虛擬世界,來解除或緩解現實世界不能解決的心理上的鬱悶和痛苦。這就是所謂“解脫”。宗教是人們心理解脫的需要。所以,不管什麼宗教,其教義多麼出世,其根源仍然在於入世——根據現世的問題,解決世人的需要。不管東方還是西方,信教而不“出家”的人是多數,“出家”的人總是少數,這也是宗教並不絕對出世的證明。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可以發展一下“入世佛學”呢?其思維和哲學的要點應該是:既不脫離紅塵,積極參加現實鬥爭,又能夠恰當對待各種事情,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態。我在《自畫象》一文中這樣評價自己:“智商是中等的,努力是頭等的,心態是特等的”。好的心態很大程度依靠我多年逐步形成的“入世佛學”。
老師序 通情達理(3)
我的“入世佛學”的要義是:一個“大雄寶殿”,三個“觀音”,一個“神仙”。所謂“大雄寶殿”是“心理積澱”。所謂三個“觀音”是“代價觀”、“機遇觀”、“本色觀”。所謂一個“神仙”是“阿Q精神”。(都是取其諧音。)其內容相當豐富,這裡只解釋一下“大雄寶殿”——“心理積澱”吧。
佛教告訴我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這個因果觀是有積極意義的。如果一個人什麼畏懼都沒有,做什麼壞事都不怕遭報應,那是很麻煩的。但佛教把因果報應的時間拉得太長:前世的因,今世的果;或今世的因,來世的果。前世和來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