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3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

<b></b>“明年,也就是98年,肯定會有一次大規模的機構調整。” 能坐在這個小屋子裡的都是絕對的自己人,因此丁高恆也是直接開門見山,沒有任何廢話: “各軍工集團的具體改革方式雖然還沒確定,但國企的行政職能肯定要收回,所以,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科工委將會重組,現在國家計委的國防司、各軍工單位的行政職能,以及對部分軍轉民企業進行管理的職能都會統歸到重組之後的新科工委下面。” 這個訊息出來,整個會議室裡原本還有些緊張的氣氛自然頓時放鬆下來。 各部委級別的單位雖然在紙面上級別相同,但實際上那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 哪怕是真正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也總需要平臺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更何況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超凡脫俗。 所以,誰都希望自己手裡的許可權能更多一些。 當然,華夏人講究一個內斂,所以這種事情也不好公開慶祝,哪怕是現在這樣的小會,大家也只是面露喜色地鼓了鼓掌。 不過,還是很快有人發現了其中有些不太對。 “主任,管理軍轉民企業,以前雖然名義上是各單位自主負責,但其實本來也是我們集中起來跟機械工業部對接,應該變化不大吧?” 說話的是辦公廳主任。 當然,也不是所有司局級領導都能參與到今天這個會里,他主要還是科工委的總經濟師,以及領導班子成員。 軍轉民的事情就是他主要負責,所以才有此一問。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 丁高恆輕輕敲了敲桌面,房間裡頓時安靜下來: “根據目前上面吹的風來看,進一步開放市場是必然的,而且上級對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信心也非常強,在這種背景下,目前已經有不少人建議,撤銷目前的機械工業部和冶金工業部。” “撤銷……” 相比於第一個訊息,第二個訊息顯然就沒有那麼讓人皆大歡喜了。 因為國防工業不可能脫離國家的總體工業而單獨存在。 這兩個單位幾乎是除了國家科委以外科工委對接最多的同級部門,現在突然說要沒了,還是讓人有點心情複雜的。 另一方面,1987年就嘗試過取消機械工業部,結果很多原本還能勉為其難跟上腳步的工業領域因此而失去了投資和保護直接玩完,影響非常糟糕。 於是1993年又重新加了回來。 “現在的機械工業部不就是……親自決定重建的麼,怎麼又要取消了?” 大部分人對此還是比較疑惑。 “沒辦法,這些機構涉及到市場開放程度,有人在利用入世談判給我們施加壓力吶……包括計委,也要改名叫發展計劃委員會,說實話,能保住咱們科工委,都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丁高恆輕輕搖搖頭,一番話解釋了眾人的疑惑: “現在的問題是,上級也知道工業發展不能沒有一個統籌單位,所以……” 他的目光掃過面前坐著的眾人: “國家經貿委會成立一個冶金工業局,承擔起一部分現在冶金工業部的職能。” 話音剛落,所有人的目光幾乎一下子都聚焦到了常浩南身上。 後者也頓時明白為啥這樣一次看上去像是內部性質的會議要把自己也拉過來。 畢竟他之前無意中提過一嘴,希望能在科工委下面成立一個專門主管裝備製造業的部門,專門負責像是重型模鍛壓機這種需要集中全國力量來推進的重點專案。 至少丁高恆,以及幾個副主任應該都是聽過的。 就算當時大家沒太在意,到眼下這個時候,也應該想起來了。 “我記得,之前小常好像說過,咱們科工委可以……” 坐在懷國莫對面的另一名副主任張東旭率先開口,說到一半又看了看坐在首位的丁高恆,在後者點頭之後把常浩南當時的想法簡單描述了一遍,然後向常浩南確認道: “是這樣吧,浩南同志?” 剛剛還在旁邊做記錄的蘭新志也已經非常有眼力見地合上了會議記錄。 這種會,所有內容當然都要寫進去,但具體哪些要原樣記錄,哪些要靈活處理,就是考驗秘書水平的時候了。 顯然,他在這方面的表現始終不錯。 常浩南點了點頭: “其實當時我倒是沒想過這麼長遠,只是因為跟顏永年同志,哦,是一名青華大學的老教授,沈鴻沈老院士的學生,跟他討論重型模鍛壓機的時候,覺得有一個這方面的單位會方便一些。” 倒不是他在這裡謙虛,實在是這個時候他不方便表現出太離譜的預見性—— 丁高恆都不知道的事,你提前好幾個月就知道了,這怎麼想怎麼不合理。 而即便他這麼說,也已經足夠驚人了。 “我是感覺到有點慚愧啊……” 第三名副部長沈俊榮放下手中的茶杯: “當初聽到這個想法的時候,我第一個念頭是小同志融入很快嘛,這就知道幫我們科工委爭權奪利了……現在看來,還是狹隘了啊……”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