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壓倒西風
範濟民提出的要求,並不算過分。
畢竟核心機載裝置,尤其是雷達系統是由華夏方面提供的。
包括眼下埃爾塔電子工業公司和通用動力之間的合作,也是由灣流交付4架g550平臺並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援,但全部改裝過程完全由前者在大衛國完成。
再加上前面那一番鋪墊,讓卡索雷完全想不出拒絕的理由。
但要是就這麼直接讓步,那局面上也實在是不太好看。
因此,他也反過來提出了自己一方的要求。
就是在原型機測試階段結束之後,量產階段必須在達索的總裝線上進行。
而這,恰好也是華夏方面預先確定好,可以接受的條件之一。
實際上,常浩南最早想到和法國人合作,除了對於獵鷹8z平臺比較熟悉以外,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就是,雙方在這個專案當中的核心追求不同。
華夏已經有了在成本和效能都滿足要求,而且基本完全自主可控的主力型號空警2000,剩下的一些缺漏也可以用空警200補上,並不真的急需裝備一種航程很遠但效能有限的輕型預警機。
因此,當前的主要目標是對整個光控相控陣技術路線進行驗證。
只要保證測試過程在華夏完成,能拿到全部資料就行了。
剩下的都是次要目的。
而達索則正相反。
他們是真的準備拿這個東西去競標法國空軍的新一代預警機專案,然後再憑著這個名頭打入國際市場。
雖然表面上的體量遠遜於e3f,但成本方面幾乎四架頂一架,而且靠著後發優勢,效能也並沒有被拉開什麼代差。
況且法軍面對的作戰壓力也比較小,在航程足夠的情況下,真未必需要難伺候的戰略預警機。
而既然自家空軍都是目標使用者了,那後面自然有大把時間去獲取資料,並不急在這一時。
最重要的反倒是必須維持整個專案平穩進行。
畢竟e3f算是現有裝備,在其基礎上升級雖然要價很高,但基本沒什麼風險。
留給你個全新型號的時間視窗並不長。
要是在試驗階段發生一兩次重大推遲,那基本也就錯過去了。
其次則是必須保證總裝,以及大部分生產工作在境內完成。
這在裝備層面是個非常重要的籌碼。
於是,雙方便一拍即合。
當然,這只是意向層面。
在場眾人都沒有當場拍板的許可權。
要想正式籤合同,那還得等到大家回去之後,各自把情況向決策層彙報過才行。
而且,「高明」專案說是雙方合作,但這個雙方指的是兩個國家。
具體下來的話,光是華夏這邊就有三個主要參與者,而法國方面除了達索以外,也需要泰雷茲集團的參與才能完成資料鏈和指揮系統的整合。
好在,常浩南此前就對這個專案有所安排。
劉永全和梁紹修二人沒用幾天,就走完了自己這邊的大部分流程。
不過,電子科技集團那邊,進度卻稍慢了一些。
因為範濟民出現在之前的會議現場只是臨時頂班。
而真正作為負責人的郭林,此時正在處理一個更加緊迫的專案……
……
京城,國家航天局。
幾個月前從科工委到工建委的大規模改組,似乎並沒有對這裡產生太多影響。
相比年初,明面上的變化就只有摘掉了「系統工程一司」這個使用頻率本就很低的牌子,其餘則一切照舊。
就連主要領導都得以悉數保留。
因此,當郭林走進這裡的時候,有那麼一瞬間甚至恍惚覺得回到了半年以前……
「老郭!」
不過,很快就有一道聲音,把他從思緒當中給喚醒了過來。
郭林循聲望去,就看到一身日常便服的張維永正沿著不遠處的樓梯小跑下來。
身後還跟著林森明。
於是也趕緊大步迎了上去。
其實三人的業務之間本來沒有直接交集,但常浩南在去年把中繼通訊系統的一部分測試放到了空警2000上面,後來又當起甩手掌櫃,愣是把郭林和電科十四所也給牽扯了進來。
當然,後者自己也樂在其中就是了。
「你們這看上去……好像沒什麼變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