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這個尺寸,是我們一系列方案當中效能最好的一種,如果使用者對於探測距離沒有特別高的追求,那麼還可以進一步把外接載荷降低到900kg附近,當然天線的尺寸也會相應降低到8米左右。」
「……」
這個好到有些不真實的結果,讓會場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只剩下十幾個人的呼吸,以及投影裝置散熱時發出的嗚嗚聲。
至於卡索雷本人,更是腦子一片混亂,甚至有點不知道該想些什麼了。
獵鷹8z在設計時的最大商載是1850kg,如果全部機外裝置加在一起只有12噸的話,那麼只要再稍微控制一下操作員和機內裝置的數量,就可以把全部任務載荷限制在商載重量以內。
壓根沒必要再折騰什麼結構補強。
至於900公斤……那都差不多能直接安裝到小兩號的獵鷹6z上面了。
不僅如此,甚至還能讓預警機和公務機實現絕大部分共線生產,只需要在總裝過程中多幾個步驟就行,無需出廠之後再費二遍事。
別看這些細節不起眼,對於效能似乎也沒有甚至介影響,但卻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並縮短交付週期。
對於急求現貨的使用者來說,吸引力無疑是極高的。
而且,還有另外一個非技術層面的優勢——
短時間內,能和獵鷹8z平臺預警機競爭的,應該只有埃爾塔電子工業公司和通用動力聯合研發的灣流g550+費爾康。
找大衛國買預警機。
而且還是買期貨……
要是沒有競爭對手,可能也就這樣了。
畢竟圓環工程的情況比較特殊,大家難免會有些僥倖心理。
但如果擺著一個明面上是法國的丶效能差不多甚至更好的丶而且還能給幾乎是現貨的競品。
那多數使用者可能都得掂量掂量。
唯一的問題是……
這是怎麼做到的啊?
總不能這一根杆子就是個外接天線,連天線罩和冷卻系統也都給省了吧?
好在卡索雷這功夫最基本的理智尚在,倒是沒問出這樣離大譜的問題。
但恍惚之下,還是脫口而出道:
「貴方提供的雷達方案……確實是有源相控陣麼?」
相比於每個輻射器都需要配裝一個單獨t/r元件的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無源相控陣雷達(pesa)僅有一箇中央發射機和一個接收機,因此單就天線本身的重量而言,一般遠小於同尺寸……嚴格來說是同面積的aesa。
而雙方在此前的溝通中,使用的名詞一直是稍有些模稜兩可的「電子掃描雷達」。
因此,卡索雷冒出這種想法,也不能說完全不合理。
但卻把對面的劉永全給整笑了。
不過,他並非電子技術領域的專家,而郭林此時仍然人在金陵走不開,因此還是把解釋權放給了旁邊一名來自電子科技集團的專案副手,範濟民。
後者這會也有點繃不住,但畢竟是外方合作夥伴正經提出來的問題,還是鄭重地回答道:
「關於這一點,我們的雷達體制確實是有源相控陣,而且這一點會在我們的合作協議中有所體現。」
說到這裡,或許是擔心說服力不夠,他稍作停頓之後又補充道:
「實際上,我方並沒有系統性進行過無源相控陣雷達的研製,請卡索雷先生放心……」
aesa雖然毫無疑問比pesa更加先進,但在科技樹上面,二者其實是有共同前置技術的並列關係,而非先後關係。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卡索雷也只好當做是華夏人在aesa領域有什麼特別的奇技淫巧。
低頭在筆記本上記錄了幾個要點之後,自認為已經冷靜下來的他便示意劉永全,可以繼續進行會議的下一階段。
然而,卡索雷很快就會發現。
輕,只是這個雷達最微不足道的優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