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

與此同時。

參與測試的b52h轟炸機上。

第419空中測試中隊的中隊長尼科·鄧奈爾少校正手持一部相機,透過駕駛窗玻璃拍攝著x51A點火加速的場面。

就測試過程本身而言,他們飛機的左翼最外側安裝了一部廣角側視攝像機,可以捕捉到完整的發射過程。

但作為幾乎沒有機會參與實戰的試驗單位飛行員,鄧奈爾,或者整個419中隊的飛行員們,都有從駕駛艙視角留念的傳統。

當然,這也和美軍相對寬鬆的資訊管理制度不無關係。

多數情況下,在這類測試過後,承包商或是五角大樓都會很快釋出相關影片和說明檔案,自然也就無所謂多一段不同視角的影片。

況且這年頭還沒有tiktok,這些私人錄影檔案實際很少被流傳出去。

“報告指揮中心,我們已經完成武器投放,目視確認點火正常,測試目標正在爬升,已經從視野中消失……”

旁邊副駕駛位置上的傑克·馬賽爾正在透過無線電向位於愛德華茲基地的測試指揮中心彙報訊息。

對於飛行員們來說,只要把武器成功丟下去,那麼剩下的事情就和他們無關了。

完成拍攝之後,鄧奈爾合上手中的dV,在面前的控制面板上取消了可以自動保持航線的轟炸導航模式,接著雙手推動盤式操縱桿,準備下降少許高度。

儘管透過專門改裝和減少燃油量的方式,讓飛機能夠在1.6萬米以上維持平飛,但飄飄忽忽的操作手感還是會讓飛行員感到非常噁心。

如今任務結束,自然是早些回到1.4萬米以下更好。

但就在這個時候,無線電中卻突然傳來聯隊長維克托·曼寧上校的聲音:

“看一下你們的雷達告警裝置,有什麼顯示沒有?”

正在調整發動機推力的副駕駛馬賽爾只好分出心思,去看了一眼RwR顯示器上的情況。

這架飛機曾參與過AN\/ALq165機載自衛干擾機的早期測試,雖然整個專案最後無疾而終,但為此專門改造過的雷達告警系統卻被保留了下來。

“空域訊號乾淨,只有兩點鐘方向的一個S波段訊號源,沒能識別出型號特徵,但訊號強度很弱而且處在正常的搜尋模式下,研判為沒有威脅……”

說到這裡,馬賽爾自己都愣了一下:

“好奇怪……這附近有什麼大功率的S波段雷達麼?”

346雷達畢竟是剛剛服役沒幾年的新型號,一些非一線部隊如果沒輪到升級最新版本的資料庫,就會出現無法識別的情況。

而他的疑惑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是兩艘華夏海軍的導彈驅逐艦,距離你們大約160海里。”

聽到前半句話的時候,鄧奈爾差點把手裡的操縱盤給甩出去——

起飛之前可沒聽說過有這麼一遭,現在這一架孤零零的轟炸機飛在天上,所處高度連大坡度轉彎都費勁,然後你告訴我被兩艘區域防空艦給盯上了?

好在緊隨其後的距離資訊讓他鬆了口氣。

160海里,那確實可以認為完全沒威脅。

但緊隨其後的,又是另外一種震驚的感覺:

“可是等一下,這裡已經接近西海岸了……”

他幾乎是脫口而出地問道:

“為什麼會有華夏海軍能抵達這個位置?海軍在幹什麼?”

測試空域位於太平洋中部偏東,即便是在二戰當中,日軍艦隊都沒能到過如此接近美國本土的地方。

“少校,這裡是公海……海軍最多把他們擋在劃出來的警告區域之外,不可能阻止別人在公海上正常航行……”

無線電裡面傳出來的聲音帶著些無奈:

“好了,你們的任務已經順利完成,結束對話,儘快返航……”

而另外一邊,放下無線電通訊器的曼寧上校旋即轉過身,看向坐在後面的幾名參聯會高官:

“將軍,已經透過載機再次確認過了,除去那支已經開始遠離測試區域的艦隊以外,範圍內沒有其它可疑輻射源,不必擔心資料洩露問題。”

其實在半小時前,空軍就已經用衛星重新進行過一次搜尋,所以才放心地啟動了測試。

再說這會兒都已經把驗證機給發射出去了,就算真發現什麼新的訊號也來不及。

只不過是為了打消莫斯利將軍神經質一般的擔憂,所以才重新確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