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體發電?
幾天後。
已經重新回到鎬京的常浩南照例走進自己位於鎬飛集團的臨時辦公室。
其實到了他這個級別,早就已經沒有定時打卡點卯的要求了。
只是過去這一個多月都在京城,導致鎬京這邊積攢下了不少需要處理的事務。
按照日程表,他下午需要去六院參加一次例會,因此準備在中午之前把今天的事情全部處理完畢。
然而天不遂人願。
常浩南電腦都還沒來得及開機,就看到高超音速武器專案組的辦公室主任林元毅出現在外面走廊,抬手輕輕敲了敲門:
「常院士,這是力學所那邊送過來的研發進度報告,您看……」
前者抬頭看了看旁邊掛著的萬年曆,這才發現確實到了季度末例行提交進展報告的時候。
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幾天時間裡,會有大概十來份類似的檔案被提交上來。
「放我桌上吧。」
常浩南在心中暗歎一聲,但還是把膝上型電腦推到一邊,然後從筆筒中抽出原子筆。
高超專案屬於他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肯定要優先處理。
很快,一份黑色封面的塑膠資料夾就被放在了常浩南面前。
直到這時他才發現,哪怕以季度報告的標準來看,這份東西的厚度似乎也有點誇張了。
乍一看估計得有個大幾十頁。
林元毅顯然也看出了常浩南眼神當中的震驚:
「姜研究員那邊說,這段時間他們遇到了個有些奇怪的情況……雖然表面問題是解決了,但深層原因始終沒挖出來……」
「嗯?」
後者的表情轉為好奇,一邊翻開資料夾一邊點了點頭:
「我知道了……另外你記得回覆一下姜研究員那邊,就說我會盡快聯絡他們……」
說完之後低下頭,把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報告內容上。
林元毅見狀沒有接話,不聲不響地退出了常浩南的辦公室。
臨走還沒忘了把門給一併帶上……
……
「有效執行時間完全達到了設計指標順利實現了寬馬赫數範圍下的正常執行……」
「為降低建設成本,在穩定段引數設計過程中採用的不等嫡流動設計方法來滿足流量要求,使穩定段上游高壓管道的內徑小於噴管喉道尺寸……」
「在換喉道噴管的設計過程中採用的逆向特徵線法成功解決了傳統設計方法運用於換喉道噴管設計時無法提高流場均勻性的難題……」
「……」
總的來說,雖然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力學所那邊的進度還是比預期要樂觀不少。
尤其驅動段的首次點火,比原定時間表提前了兩個月以上。
這還是讓常浩南非常欣慰的——
高超驗證彈這邊,因為有了航天科工二院的加入,讓彈頭再入精度得到了極大地進步,所以試射時間很可能從一開始預計的2007年初提前到2006年上半年。
如果jf16風洞也能相應提前投入使用,那麼整個專案就可以提前進入乘波體,甚至是跟美國方面同步的超燃衝壓研究階段。
想到這裡,常浩南就連翻頁和做標記的動作都變得輕快了起來。
但不長時間以後,他就看到了剛才林元毅口中「奇怪的情況」。
「計算出來的氣流總溫,以及測溫探針實際獲得的溫度引數都比一開始的計算結果低大約10,但氣流流速和壓力沒有偏差,幾乎完全能與理論計算結果相對應……」
「隨著爆轟能量的不斷提高,氣流總溫也會相應提高,但二者之間不成比例,且能量越高,總溫低於計算值的幅度越大……」
「……」
姜宗霖的文字描述稍微有些抽象,好在他附上了從最開始到昨天進行的全部17次實驗資料,並把最關鍵的氣流總溫單獨列成了表格。
最終,力學所透過調整爆轟驅動段和輔助爆轟段的引數,讓氣流總溫突破了8000k大關,同時改變驅動段出口的尺寸,讓相對應的氣流速度維持在大約6200/s的水平。
至於設定和結果之間的非線性問題,則是直接重複進行多次試驗,制了一張對照表出來。
總之算是在工程上實現了最開始的設計要求。
對於幾年內的高超音速研究來說,足已經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