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鈺不是知道易文會‘拂蘭指’麼?那為什麼他在看見易文擺出這陣勢時,還會為之疑惑?
…
(562)、這是要瘋魔了的速度啊!
…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當大家看到易文擺開那陣勢時,心裡雖存了疑惑,但沒有一個人在此時開口說話。
而當易文正式開始演算,只要是視線能辨清他桌面的觀看者,無一不更為詫異。一把算盤有上下兩個區域,兩把算盤並排,則出現縱行四區,但易文指下使用的,仍只有兩個區域。
凝神觀察了片刻,石乙明白過來,易文是用這種方法,省去了五珠進位。這樣一來,數字只有疊加到十珠時,才需要進位一次。
這種演算法,在操作上,是顯得笨拙死板的,類似於小孩子初學數數時,腦力還不夠思考疊加數,便用小木棍或者石子來代替數字,以最直觀的方式去計算加減。
石乙忽然想起一個場景。在他的前世,許多小朋友在初學數學時,都習慣用扳手指的方式,來計算十位數以內的加減法。這法子雖然慢,但貴在準確。
而老師為了勸學生們習慣多用腦子思考,便常常板著臉說:“現在只需要算十位數以內的加減法,你們用十根手指還勉強可以湊一湊。等到你們開始學百位加減法,那就是脫了鞋子加上腳指頭,也是不夠數了。”
石乙再看眼前的易文,他那演算法就跟小學生似的,好像不願動腦,但石乙絲毫不會因此而輕視他,因為他看出來了,易文這是在省去腦力思考的時間,用來提升速度。
這種說法看起來是矛盾的,但對於一個自信自己指法之快的人來說,是能夠行得通的。
此刻,易文手下撥的好像不再是代表了數字的算珠,他比較像是在用手耙推穀子,賬冊上的資料對他而言。似乎也不用再經過大腦,直接印刷在了算盤上。
最讓石乙看得忍不住磨牙的,仍是他的速度。
到了此時,他居然還是沒有用雅號“拂蘭指”的多指法,而是之前石乙戲言的“無名指法”,在上下挪動著大拇指和食指。他的手,在一瞬間彷彿變成了電化縫紉機的針頭,嗒…嗒嗒……
這是要瘋魔了的速度啊!
石乙看著易文的手指在活動時,已經現出些許連在一起的虛影,他不禁乾嚥了一口唾沫。
在對面的審賽位置上。阮洛見易文仍沒有用“拂蘭指”,心裡覺著有些遺憾,同時也有些驚訝。
此時他已經不能像賽初那樣看清易文指下活動的步驟了。而易文的指速雖快,手背卻端得極穩,動的只是手指關節,盯著他的手看久了,似乎會讓人感覺心裡都被撓到。
不得不說。以這樣的彈指速度和計算流暢度,易文的確能拿出自信,只用他算那本賬冊第一遍時間的五分之一再算一遍。
見眼前這一幕,原來準備的兩人競技場,已經變成了一個人的“表演”臺,顯然是不需要再監審作弊問題。另外自己的眼力也已經跟不上對方的指速,阮洛便沒有再盯著易文,收回目光來。順手端起了手邊桌上的茶盞。
但他才剛剛掀開茶盞蓋子,忽然聽背後傳來一個聲音:“阮大哥,你又忘了!”
阮洛端著茶盞的手不禁微微一抖,正要側頭去看,一直侍立在他身後的莫葉已經繞步到了他面前。並伸出了手。
阮洛會了意,將蓋合上。遞出茶盞。
莫葉接過茶盞,正要轉身離開去換茶,而她才邁出兩步,又折轉身回看了一眼,忍不住道:“小乙他……真的錯了麼?”…
阮洛理解她真正想問的是什麼,但他是真的沒有看過答案,也不想敷衍莫葉,所以他在沉思了一下後,只給出了一個比較中正地回答:“再等等,也許在易文再次算完時,答案就能揭曉了。”
莫葉點點頭,沒有再多問什麼,轉身離開。阮洛從她的背影腳步中可以感覺到,平時走路輕快如風的她,此時步履間纏了些許凝滯。
她是在擔心石乙敗績,還是不想讓我接替石乙參與競技呢?望著莫葉背影的阮洛心緒浮動了一瞬。
待他收回目光坐正,就聽一旁的燕鈺忽然笑著說道:“沒想到她文靜的性子裡,也有如此厲害的一面。”
燕鈺所言的“厲害”二字,當然沒有含貶義。阮洛也不難體會到這一點,大抵又是燕鈺在跟他說笑了。
側目掃了一眼桌邊剛才放過茶盞的地方,阮洛含笑說道:“她已經勸過我好幾次了,叫我不要喝涼了的茶,但我還常常因此疏失。脾氣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