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提到了波音在許多方面對於美國的軍事建設發揮的作用和影響。報告主要是建議使用波音的改進型767作為空軍的空中加油機。五角大樓的一名審計官員羅納德·格蘭特(Ronald G。 Garant)和國防部副部長韋恩·施羅德(Wayne A。 Schroeder)在書面材料中表明,這是對於波音為政府作出貢獻的回報。《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認為監察長的報告說明了“為什麼美國空軍要與這樣一個主要的承包商如此親密地合作以及幫助它獲得政府的昂貴的飛機租金的原因”。
第3章 隱蔽的手法和荒唐的決策(4)
報告中還提到:“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的前任高階助理、國防部副部長愛德華·奧德瑞吉(Edward )和四位空軍高階軍官違反了五角大樓和美國政府的軍事採購慣例和美國‘最優秀的商業操作方法’,無視對武器裝備測試的法律規定,沒有確保這些空中加油機能夠達到國家的軍事技術要求。”其中引用了前任空軍部長詹姆斯·羅奇(James G。 Roche)提到的拉姆斯菲爾德向他陳述的一些內容:“他不讓我在空中加油機的租賃費用建議書上進行任何改動。”
令人奇怪的是,卻沒有什麼人注意空客所提出的另外一些情況——波音在787飛機上的一大部分研發費用都是歸集到日本政府的名下,所用的名義是支援飛機機翼設計建造和其他零件的生產。不過這還是引發了人們對於波音財政方面的一些可疑支出的質問。
華盛頓這邊在抱怨空客竟然能以比商業貸款還低的利息拿到政府150億美元的貸款,使得它能夠在部分的商務客機市場上替代波音的地位;反過來,歐盟這邊也在指責波音自1992年開始就以聯邦科研補助金的形式拿到了230億美元的資助,獲得日本政府和該國供應商的支援,同時還獲得針對出口商的稅收抵免,這是世界貿易組織明文規定的違法待遇——扣除課稅待遇,這在貿易界被人稱為“不受司法權管轄的收入”。 結果世界貿易組織授權歐盟向波音徵收了40億美元的罰金,這也是該組織歷史上判決給受害方最大的一筆賠償。
曾經聲討波音的管理不善和違法操作的斯坦利·霍爾姆(Stanley Holmes)在《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中發表文章說:“如果波音的787銷售不佳,那它就會面臨幾十億美元的損失和被踢出該行業的危險;但如果A380銷售不佳,那空客面臨的情況就是不用償還30億美元的貸款而沒有其他任何損失。”他強調空客在商場上失利的情況下,可以不償還從政府手中獲得的飛機研發專案貸款,這明顯是不公平的。
雙方都在想盡辦法支援自己的商務客機產業,同時又在指責對方使用的策略不得當或者不合法。這些賺取大量外匯、擁有高尖端技術、為國家的勞動力和運輸帶來高收入的公司雖然所屬的政府不同,但都獲得了非常有力的官方支援。相對而言,歐洲慷慨的社會福利制度和產業政策給自己的公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美國保護資本集中型的航空產業的方式則沒有那麼直接,比較複雜,效率也低,而且規模也不大。
大多數針對對方的政府資助問題的爭論內容相當複雜,充滿了許多人為炒作的情況,很不可信。同時,波音也在一旁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一些推波助瀾的作用,只不過該公司的做法成效不大。而且其中出現了一些漏洞,讓人很容易分辨出它的虛假性。
波音的前任總裁兼執行長哈里·斯通塞弗——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引發了這一系列爭端。是他決定主動在商場上給對手一次打擊的,但動機不是很明顯,就算是波音的員工也有很多人不知情。這麼做導致了一些問題:大多數波音的管理人員都覺得管理上的問題是造成波音現在處境的根本原因。但原因出在哪裡?波音的一個部門認為它不應該採用透過競爭來消耗空客財力的策略,這樣反而會讓對手製造出效能良好的飛機,從而衝擊787的市場前景。
雖然說空客好像已經憑藉A380度過了自己的危險時刻,但如果它拒絕接受政府資助而獨立開發新的巨型飛機,那情況又會變得不甚理想。波音總裁路易斯·普拉特(Lewis Platt)評論說,這些問題都是由於相互之間的競爭造成的:“在空客為完成A380的建造筋疲力盡時,如果還要耗費精力將A350投放市場,這顯然很難做到。”
空客的北美地區總裁亨利·庫普隆則丟擲了一個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