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的思想藝術水平比。整體看來,部落格上不乏深刻的思想,銳利的批判,精妙的語言。特別是一些功底深厚的人文學者,在這方面顯得遊刃有餘。但這改變不了部落格文體的通俗主旋律。需要辨別的是,通俗不是低俗和庸俗,在表面上的“淺顯易懂”之下,隱藏著多層次的文化褶皺。那恐怕要將來的文學史家去挖掘了。

第五,轟動性。部落格發表在當今的“第一媒體”上,直接關乎人民生存,社會百態,加之媒體有意炒作,放大資訊,所以幾乎每天都會有一些部落格造成轟動效應。王蒙先生80年代末曾經撰文《文學:失卻轟動效應以後》,引起很多文學人士反思。那時我們認為文學失去轟動效應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現在看來,文學又以另外的方式回到了喧囂的場中。我們曾經讚美報告文學是“文學的輕騎兵”,曾經讚美詩歌是“文學的手榴彈”,曾經讚美雜文是文學的“匕首和投槍”。現在看來,部落格可以稱為當代文學的“行動式鐳射制導單兵導彈”,自由運載,隨時發射,準確性高,爆炸力猛。當代文學的重量級事件必然要越來越多地發生在部落格中,甚至直接在部落格中引爆。正如當代軍事技術的發展已經離不開導彈技術一樣,可以預言,當代文學的發展已經不可能完全剝離部落格,遲早要將部落格編制到自身的行伍中。

第六,批判性。部落格不需要編輯、出版,不需要領導審查、批准,所以儘管也會受到一些限制,但與其他文體相比,顯然會更加“口無遮攔”。這些批判一部分是與受眾的心理訴求相呼應,表達了民聲。另一部分也是作者被壓抑的社會責任感的自然宣洩。用其他媒介難以發表的文字,在部落格裡大面積地可以自由面世。所以,部落格裡的語言藝術既有粗淺的一面,也有更加精彩絕倫的一面。以批判性文字而言,比傳統的雜文更加做到了“論時事不留面子,砭錮弊常取型別”(魯迅《偽自由書·前記》)。當然,部落格裡面魚龍混雜,有批判就有“反批判”,也有“帶著假面,從指揮刀下挺身而出的英雄”(魯迅《準風月談·後記》)。所以,部落格又是當前文化領域各種思潮明暗交鋒的一個大舞臺。在這一方面,可以說它繼承並光大了發軔於五四運動時期的雜文藝術。

以上匆匆總結的六點,肯定是不夠全面的和較為膚淺的。部落格的興起,當然不能取代傳統文體。我們仍然要大力呼喚優秀的小說、震撼的戲劇、感人的詩篇,相信部落格的喧譁,並不能整體改變文壇的格局。筆者意在引起當代文學研究者的重視,這對於我們考慮新世紀文學的發展,或許會有一得。

生活的勇氣(1)

《普拉東諾夫》觀後

“哈姆雷特害怕做夢,我害怕生活!”

走出天橋劇場,我耳邊再次響起主人公普拉東諾夫的這句臺詞。走在身旁的錢理群先生說:“十九歲,真不可思議啊,十九歲!”師弟葉彤也對契訶夫19歲就寫出這部沉重的《普拉東諾夫》表示讚歎。在我們今天消費主義的時代看來,一個不到20歲的青年能夠創作出內容如此繁複,底蘊如此深厚的哲理性劇本,確實令人驚奇而又敬佩。我們會下意識地思索契訶夫到底經歷過什麼樣的生活,遭受過什麼樣的打擊,窒息過什麼樣的夢想,才“嫩蚌生珠”,給後人留下這樣一部早慧的天才精品。對於作家的生平考證,歷來都是深化文字研究的極為有效的途徑。

然而,我隨後又想,難道真的是生活經歷的特殊性,決定了作品的超前卓異嗎?如果說對於劇本原作尚可這般推想,那麼在舞臺上準確塑造了或者說再創造了《普拉東諾夫》劇中人物的演員們,也必須經歷特殊的生活才能把握作品的深邃和震撼嗎?年齡和經歷,不應該成為思想深度的決定性條件。尤其在藝術領域,“天才”,是我們不應該過分吝嗇的一個詞兒。面對《普拉東諾夫》這樣的作品,也許錢理群先生像吟詠日本俳句似的“十九歲,真不可思議啊,十九歲!”已經就是最好的評價。

不過“天才”也並非一句空話,天才是有類別和程度的差異的。契訶夫不論是否經歷了劇中人那樣怪誕的生活,他肯定構想和思考過自己也是那群人裡的一個。或者是外表灑脫而內心痛苦的普拉東諾夫,或者是普拉東諾夫善良溫順的妻子,或者是普拉東諾夫刻骨愛戀的知心情侶,或者是普拉東諾夫逢場作戲的天真姑娘,甚或可能是他們所有人的總和。俄羅斯作家對筆下人物命運的感同身受的傑出能力,就是基督本人也要欽佩,甚至可以說他們的筆,就是基督的眼睛。而基督是不需要年齡的,一個藝術家也好,一個學者也好,隨便一個人,只要他能夠感同身受別人的苦難,能夠在別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