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部分

慶這才發現喜鵲滿手通紅,就像沾滿了獻血,他頓時嚇了一跳,“你這是怎麼回事?”

“我正在研究一種新的胭脂。”

“哦!”

李延慶這才想起喜鵲可是寶妍齋的首席胭脂匠,他便笑道:“我忘記你會做胭脂了。”

李延慶走進房間,見小桌上擺滿了十幾種胭脂,旁邊還有幾個缽盂,裝滿了不知什麼東西。

這時,喜鵲洗了手進來,從櫥櫃中端出一盤冷包子,李延慶餓極,拿起一個包子便啃,他一邊大嚼,一邊指缽盂含糊不清地問道:“這些是什麼?”

“牛髓啊!最好胭脂必須要用它來調和麵脂,但牛髓市場上很少,價格很貴,張古老胭脂店也用不起,便用牛脂來替代,做出來的胭脂其實也不是最好,我就考慮用甘油來替代牛髓。”

“甘油可以嗎?”

“目前看來是可以的,但究竟用多少量還不清楚,只有一次一次的反覆嘗試,我已經做了十幾天了,已經快有結果了。”

這時,李延慶忽然想起一事,連忙問道:“那三萬貫錢,宮裡付了嗎?”

“付了,前天才付給老爺,大家都高興壞了,老爺專門請大家去慶功樓聚餐,可惜小官人當時不在。”

喜鵲說到這,忽然一拍腦門,“小官人,有樣東西是給你的。”

她跑進裡屋,吃力拖出一隻鐵皮箱子,“這是什麼?”李延慶走上前問道。

“我也不知道,你走的第二天我在院子裡發現,上面紙條上寫著給你,我就把它藏在床下。”

“紙條呢?”

喜鵲跑進屋去找紙條,李延慶拎了下這口鐵皮箱子,至少重四五十斤,上面有一把小鎖鎖住。

李延慶找來一把鐵錘,‘當!’地將小鎖敲掉,開啟鐵皮箱子,他頓時愣住了,鐵皮箱子分為兩格,大半格內全是整根金條,足有一百餘根,一片金光燦燦。

而另一小半格內則裝滿了明珠,均是是市場上最名貴的日本海珠,每一顆都有鴿卵大小。

“小官人,我明明記得放在抽屜裡,怎麼找不到了。”

“不用找了。”李延慶已經明白這是誰送給他的財富。

他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欒廷玉竟然當真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一)

李延慶再沒有去找梁師成,既然梁師成已經把錢如數支付給了父親,那就表明他履行了承諾,他們之間達成了這個交易就算結束了。

很顯然,楊戩之死對於梁師成一樣敏感,在這個關鍵時刻,梁師成一定非常謹慎,不會希望自己上門去找他。

李延慶也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弓馬大賽的準備中去了。

三年一次的弓馬大賽最早起源於王安石推行的保甲法改革,那時,為了檢驗保甲法的效果,朝廷每年令各州調挑選優秀保丁來京城舉行以射箭為主的比武大賽。

王安石改革失敗後,比武大賽也隨之取消,直到趙佶登基後,王安石的新法再次復興,而此時,北方各地弓箭社蓬勃發展,趙佶便承接了當年的比武大賽,開始舉行一年一度的各州弓箭大賽,一連舉行了六次,最終因為耗費太大而停辦。

直到三年前,在童貫的倡議下,弓箭大賽再次復甦,不過已經改頭換面,變成了軍隊內部的弓馬大賽,每三年舉辦一次。

參加人員只限於軍隊系統,再加上太學和國子學,包括禁軍、地方廂軍、鄉兵、各州武學、最高武學、太學和國子學,大賽包括步弓和騎弓兩項,各取前十名。

三年前的第一屆,太學和國子學只參加了步弓比賽,他們選不出能夠進行騎射計程車子,就算步弓他們也名落孫山,沒有一人殺進百名以內,太學怎麼可能和禁軍、武學相比。

不過今年太學倒是選出了十三名太學生參加弓馬大賽,包括十名步射選手和三名騎射選手,除了李延慶外,其他十二名太學目前都在武學進行訓練,太學的射圃只有五十步距離,而弓馬大賽的距離最低也在八十步,太學暫時沒有這個條件進行訓練。

次日一早,李延慶來到了太學勤思院,勤思院是太學的行政中心,包括學正在內的一干太學學官都在這裡辦公,李延慶回太學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銷假。

李延慶剛走到門口便遇到了學錄孫厲,學正一般由國子監官員兼任,並不主管具體事務,而太學的具體事務由兩名學錄負責。

學錄相當於副校長,一共有兩人,一人主管教學,另一人則負責日常事務,孫厲便是負責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