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大革命失敗以後,黨中央又決定把已經在蘇聯學習的常乾坤、王弼、唐鐸等人先後轉到蘇聯空軍航校和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黨中央選調44名幹部到星疆航空隊學習飛行和機務;還辦起了星疆航空訓練班,更多地培養航空人才。

1941年,在鹽安成立機械工程學校(航空學校),後併入抗rì軍政大學稱抗大工程隊,為航空事業的發展培養和聚集人材。

日本投降以後,延安中央軍委航空組和各地到延安的航空幹部,隨軍挺進華北、東北,接收日本侵略軍的航空器材。

1945年9月在張家口成立了晉察冀軍區航空站,接收機場、航空器材,進行人員培訓。同年十一月,成立東北民主聯軍航空隊。

1946年3月成立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原來在蘇聯和星疆等地學習過航空的一批幹部,起義的國民黨空軍人員,以及留用的日本航空技術人員,都集中在這所學校工作,先後培養出500餘名各類航空技術人員。學校還建立了修理廠、機械廠和材料廠,修復日本遺留下的一批飛機和發動機。

1948年11月,東北航校機務處進駐沈揚,接收了國民黨空軍的工廠和倉庫,加上原東北航校的3個工廠,改組為6個工廠和一個器材倉庫。

一九四九年,航校接收工作組隨軍進關,又相繼接收了北都南苑機場和修理廠、南都機場和航空配件製造廠、浦海機場和國民黨空軍供應司令部,以及中南、西北和西南的空軍機場和修理廠等。

華東軍區航空處集中當時國內的高階航空工程技術人員組成了華東航空工程研究室。此外,華東軍區航空處和西北軍區航空處還動員了浦海交通大學、南都中央大學、西北工學院等院校航空系畢業生參加航空建設。這樣,就為建立新中國的空軍和航空工業準備了人才和一定的物質條件。

1949年9月,主席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他還宣佈:“我們的人民武裝力量必須儲存和發展起來。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強大的海軍。”在新中國建立之初,人民空軍建設和航空工業建設就被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

早在1949年1月,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的決議中就提出:“一九四九年及一九五○年我們應當爭取組成一支能夠使用的空軍”。三月,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航空局。十一月十一日,中央軍委宣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領導機構成立。

在抓緊組建飛行部隊的同時,人民解放軍在勝利進軍中,陸續接收和清理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航空人員和設施。到1949年10月,共接收各類航空人員2312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00人。還接收飛機113架,發動機1278臺,其他航空器材、物資40918噸,機場40個,工廠12個。這些飛機、機場和工廠,在戰爭中和國民黨軍隊潰逃時大部分遭到破壞。

當時,解放戰爭還在進行,國民黨飛機不但在前線騷擾,而且頻繁轟炸已經解放了的城市:人民解放軍迫切需要裝備飛機投入戰鬥。儘管接收到的飛機十分破舊,我們卻是格外珍惜,千方百計地加以修復,使之發揮作用。

1948年11月沈揚解放,戰火硝煙還沒有散退,軍管人員就張貼布告,召集流散職工,迅速恢復了5個小型修理廠(場),半年多時間修復各型飛機26架。

1949年3月北都解放,人民解放軍及時接管了南苑飛機修理廠和各種航空器材,並迅速展開戰鬥機、教練機和運輸機的修理。九月間,朱德總司令視察了南苑修理廠。

1949年6月浦海解放,也隨即組織了運輸機的修理。空軍初期使用的飛機,就是由修理單位克服人員、器材奇缺,甚至冒著國民黨飛機常來轟炸掃射的危險而修復的。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人民空軍的轟炸機、戰鬥機、運輸機、教練機共17架飛過天安門,接受了國家領導人和人民群眾的檢閱。

在我看來,多年播下的種子此刻應該開始發芽了!”

小強說完以上從北航圖書館資料中查到的長篇大論之後,只見在座的眾位領導神情各異,總理微笑頷首,聶帥乾脆笑的嘴都裂開了,劉司令興奮地帶頭鼓起掌來!其他被小強爆發式的綜合性發言驚到的領導們跟著熱烈的鼓起掌來。

掌聲持續了好長一陣子。大家是真的服了!

後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