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時俊心中惡毒地想,對於找上門來的冗官,他很看不起。這夥人身上都有功名,寫得都如花團錦簌,但治理地方,不是寫寫就能做好的事情。官府的職責是維持地方治安,是給百姓創造賺錢養家的門路,是修路、建橋、整治水利,幹這些百姓力量做不起,亦不會去做的公益之事。以大宋目前的地方官制,真的把心思花在治國方面的人,絕對沒時間去寫那些花樣。
但趙時俊不打算只舉薦原大都督府的同僚出任地方官員,雖然大都督的同僚對官府職責的理解,比行朝冗官,和賦閒在家的進士們強得多。按他的理解,花了數月之功打造《臨時約法》,為的就是讓大宋各方勢力妥協,如果因為官員任命激化了矛盾,反而辜負了丞相大人對自己的信任。
怎麼辦?他望著文天祥,等待一個確定的答案。卻發現文天祥一直望著自己,目光裡充滿鼓勵與期待。
趙時俊心裡有些緊張,目光漂移到《臨時約法》上,突然,他的目光亮了一下,一個絕妙注意出現在心裡。
第四章 初(三)
祥興三年秋十月,吏部尚書趙時俊點起了新官上任後的第一把大火,以福建、廣東、廣西三路初定,民生凋敝為名,上書朝廷,請大都督府與皇帝下令重整地方官制,將府、州、軍、監四種行政單位劃分統一為府,每府轄地最低三縣。轄地不足三縣、料民不及十萬者皆裁撤為縣,視地域遠近,與相鄰縣合併為一府。
大都督府許之,帝昺用印,百官譁然。
大宋劃分天下為二十四路,路之設下有府、州;府、州之外又有軍、監。南渡後又為了滿足官員升職**,將大批州、軍、監升格為府。種種歷史遺留原因,導致行政區域和地方官職混亂。而廣南東、西兩路在大宋歷史上屬於邊荒地區,由於朝廷對兩路控制的松疏和地方豪強勢力強大,行政區域更加混亂不堪。很多州、軍如橫、貴、賓、雄等,轄地面積尚不及福建一縣。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掛著知府、知州、都總管,副總管職位的官員和掛著孔目官、勾押官、開拆官、押司官,糧料官名目的小吏不計其數。朝廷為了安撫地方,對這些不幹活卻白拿糧食的冗官、冗吏往往採取睜一眼閉一隻眼態度,任由其在地方上肆意妄為。
鄒洬和杜滸巡狩兩廣,採用強力手段把那些背信棄義的豪強們全掃平了,一些地方上的職位就空了起來。而這些平白空出來的職位,也就成了行朝龐大的冗官隊伍關注的焦點。
歷史上,一旦亂世結束,或者說由亂世轉入短暫和平時代,都會出現一個繁榮期。由於大量人口在戰爭期間死亡,歷朝歷代令人頭疼的土地兼併問題得到了緩解。而在亂世中活下來的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會迸發出極大的生產熱忱。加上只有戰亂時代這個反面參照物做對比,於是,盛世自然而然地誕生。很多糊塗蛋皇帝和二百伍宰相,都因此成了明君、賢臣。(我們這個歷史分支,很多所謂的盛世就是這樣形成的。)
行朝官員的智力,一點都不比文忠所處的時空分支那些閉著眼睛將異族殖民誇讚為太平盛世的無賴文人們傻。所以,他們才竭盡全力給自己爭取一個外放為官的機會。大宋朝向來有派中央官員兼職地方的習慣,在外行看來,他們的要求完全附和大宋傳統,並且包含了為國盡力的無限忠心。
可趙時俊一招撤州並府,把大多數人的夢想給擊碎了。廣南東、西兩路四十七州(一說為五十餘),按趙時俊提出的標準裁撤,保留下來的知府職位不會超過十五個。而此刻行朝冗官中,夠資格外放替天子知一府的官員,就有四十餘位。大夥的期望驟然遭受打擊,難耐心頭憤懣,紛紛上書給朝廷,希望楊太后和幼帝出面給大夥做主。但楊太后生來性子軟弱,經歷崖山一劫後行事更加謹慎,躲在泉州行宮裡對冗官們的陳詞視而不見。幼帝趙昺例行上了幾次朝,面對御史、言官、散職和恩蔭們的叫囂,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諸卿為官,是為民,為國,還是為己。”然後拂袖散朝,羞得眾人無地自容。(酒徒注:門蔭即宋代的**,按宋制,他們可不經考試直接為官)
見趙時俊的第一把火已經成為事實,面臨裁撤命運的冗官們又把目光盯到了知府、知縣以外的閒散職位上。按宋制度,一路主官有四,除了總管軍政大權的安撫使外,還有負責糧草稅收的轉運使,負責刑獄公事的提刑官及負責賑濟的提舉,四個大員互不統屬,都直接對朝廷負責。而一縣之地,除了知縣外,還有縣丞、縣尉、主簿,一州之地還有通判,知州等。這些職位雖然沒有路、府正職那樣具有實權,卻待遇豐厚,至少結局比起被裁撤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