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你確信自己會不可避免地跌落懸崖,那麼根本就不往山上爬看來就是最安全的。

你或許也害怕成功,因為你估計別人會因此而給你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你堅信你必須滿足他們的期望但事實上又不能滿足,所以在你眼裡,成功就會把你帶入一個危險的不可能的境地。因此你極力保持克制,避免做什麼,也避免介入什麼。

10。 害怕別人不贊成,害怕批評。你設想如果你嘗試著做某件新事情時,任何錯誤或失策都會招來強烈的反對或批評,因為如果你是人而且又不完美的話,你所介意的人會不接受你。可能被拒絕似乎是非常危險的,為了保護自己,你就儘可能採取低調。如果你不做出任何努力的話,你就不可能把事情搞好。

11。 強迫與憎恨。動機的一個死敵就是強迫感。你覺得做事情會有一種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從內到外都會產生。當你用倫理詞彙“應該”“本該”來激勵自己時,這種事情就會發生。你對自己說:“我應該做這件事”“我不得不做這件事。”於是你就感覺到了責任、壓力、緊張、憎恨、罪過。你的感覺就像是一個有士兵面對一個異常嚴格的指揮官一樣。每一項任務都染上了這種不愉快的色彩,你幾乎不能正視它。由於你的因循拖延,你會譴責自己是一個懶惰的、沒有優點可言的、差勁的人。這就會更加消耗你的精力。

12。 經受挫折的能力較低。你假定你應該能夠很快地、也很容易地解決你的問題,所以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你就會陷入痛苦與狂怒狀態。當事情發生時,你不是耐心地堅持一段時間,而是要報復這種“不公平”,於是你就會徹底放棄。我將此稱為“資格綜合症”,因為你的感受和行動就好像你本來就有資格獲得成功,得到愛、贊成、健康、幸福等等。

你的挫折感來自於你經常用頭腦中的理想與外在現實對比這種習慣。當二者不匹配時,你就譴責現實。你沒想到改變期望要比讓現實屈就自己容易得多。

這種挫折感經常透過應該命題表現出來。慢跑時,你可能會抱怨:“已經跑了這麼久了,我的體型現在應該更好了。”是這樣嗎?為什麼你應該?你或許有一種錯覺,認為這種懲罰、命令的表述會驅動你付出更大的努力。不過這種辦法很少會奏效。挫折只會增加你的無用感,促使你放棄,什麼也不做。

13。 罪感與自責。如果你一味地認為自己不好,或者認為別人瞧不起你,你自然就會缺乏動力去過好自己的生活。我最近就遇到了一位孤寡老婦人,儘管事實上她購物、做飯、參加朋友聚會感覺很好,她卻整日躺在床上。為什麼?這位可愛的老婦人一直覺得自己應該為她女兒五年前的離婚負責。她說:“我去看他們時,我應該坐下來和我的女婿聊一聊天。我應該問一問他事情怎麼成了這樣。或許我能夠幫助他們。我希望這麼做,但是我卻沒有找到機會。現在我覺得是我害了他們。”在我們評價了她思維中不合邏輯的地方後,她馬上感覺好多了,並且又重新活躍起來了。因為她是人而不是神,她不會想到要去預測未來,也不會想到準確地知道該如何幹預。

現在你或許會想:“那又怎麼樣?我知道行動上的虛無主義是缺乏邏輯的,並且是自挫性的。我在自己身上也的確看到了你所描述的幾種心理模式。可是我覺得自己就跟想趟過一個蜜糖池子一樣根本沒法往前走。你或許會說這些壓迫感都是由我的態度引起的,然而這種感覺就跟成堆的磚塊一樣。所以,我能怎麼樣呢?”

你知道為什麼事實上任何一件有意義的活動都可以為你的情緒好轉提供一個像樣的機會嗎?如果你什麼也不做,你就會滿腦子都是消極的破壞性的想法。如果你做點什麼,你就會暫時從自貶性的內在對話中脫離出來。更重要的是,掌握自我這樣一種感覺體驗會證明你許多的扭曲想法都是錯誤的,也可以在第一地點阻止你繼續下滑。

看完下述的自我啟用法以後回顧一下,選擇兩個最適合你的方法堅持用上一兩週。記住,不必要全都掌握!適合別人的不一定也適合自己。要針對你因襲拖延的習慣選擇合適的方法。

每日活動時間表

這個時間表非常簡單且頗為有效,它可以幫助你有條不紊地對付自己的慵懶和冷漠。這張表由兩部分組成。在展望欄裡,逐小時寫下一天裡你希望完成的事情。即便你事實上只完成了計劃的一部分,每天都在想辦法去行動本身都會非常有益。計劃不必寫得過細,寥寥數語就可以了,比如“穿衣”“吃午飯”“準備簡歷”等等。整個寫計劃的時間不要超過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