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口呆:小娟,我,我對不起你,我沒有經得起考驗,你,你別怪我,你,你妹妹太下流了,比你還下流,我,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遺傳。總之,我,我背叛了組織背叛了革命背叛了你的一番情義,待來生,我,我給你做牛做馬,任你蹂躪任你宰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馬後炮

美籍俄裔作家納博可夫寫了一部震驚世界的名著《洛麗塔》。這部作品從發表起就捲進紛爭不斷地評論中,緣由就在它明顯的文字表象:變態,亂倫,戀童癖。來自歐洲的老傢伙亨博特來到美國戀上了自己的繼女,正處於豆蔻年華的小姑娘——洛麗塔。為了她,老亨博特不顧一切,為所欲為,甚至和洛麗塔的男朋友一個小男孩大發醋勁。

《洛麗塔》的文筆如詩入畫,來緣納博可夫對歐美語言熟練地掌握,以及博大精深的蘇聯文學修養。他對歐洲文化和美國文化地瞭解使他遊刃有餘於文學領域,他在美國任教授期間,由於對文學作品的剖析和解讀精湛而獨特幾乎吸引了所有在校學生,這也為他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洛麗塔》的出版發行,納博可夫也橫空出世。由於《洛麗塔》作品內容的誨色誨淫,招來許多非議,但所有的非議對於納博可夫來說都感可笑,不僅他還有他的夫人。納博可夫的夫人認為那些胡批亂論都不著調,因為所有的解讀幾乎無一例外地落入誤讀的陷阱裡。

《洛麗塔》的主人公被納博可夫有意地設計來自歐洲,他與美國的小妖精洛麗塔的糾纏,其實是歐美兩種文化的對峙。也就是說,老亨博特代表的是傳統深厚的歐洲文化,而洛麗塔卻是輕盈精巧的美洲文化。作者有意地設計,幾乎糊弄過了所有的閱讀者,這就是納博可夫隱喻創作的高妙。

所以,不是納博可夫肚裡的蛔蟲很難判讀文字的真實涵意,即使誤讀也不足怪。

我在很偶然的情況下生出一個靈感,來得突然,不假思索,完成了小作品《人生不了情》。

我利用了我已完成的小說《誰和誰啊》後來改名《別和我逗》的內容,繼續延伸,拓出另一個故事場景,取其片斷,加以敘寫。

首先說明,原小說女主角吳小娟,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和我如小說中那般動人有趣的故事,她僅是個虛擬的人物形象。

其次,現實生活中吳小娟也沒有所謂的舞蹈學院的妹妹,更沒有和我感情的糾葛經歷,自然也就沒有小說中那樣的生活情形。

那麼吳小柳和吳小娟對於我,到底有怎樣的意義,我又怎麼想到創作出這樣兩個人物和事件的?

結論,首先,我也不太明確。在構造吳小娟時,彷彿輕車熟路,像一個老熟人多年不見似的,想要一個女人的出場,她就出現了,完全地不假思索。在我完成整部小說的過程中以及完成後都沒有去想,她的現身對於我是否艱難抑或苦澀,我從沒有過敘述的苦惱,因為她似乎就近在咫尺,好像我們每天都見面。

所以,寫她實在太輕鬆。

小說《別和我逗》完全是我的性格使然的寫照和結果。

而,吳小柳地出現,只是最近幾天的事,我的腦海中好像總有這樣一個人,她依然的活躍,性格開朗,一如吳小娟,並且,她就是小娟的妹妹。只是,她的社會位置我一直未有確定,還處於猶疑的狀態。無獨有偶,我的一位遠方的朋友因為和我的一番對話觸動了我的思緒,於是有感而發,憑藉吳小柳這個人物闡述出我的觀點同時回答她的問題。

吳小柳和吳小娟在我的文字里其實是兩個人物符號。吳小娟是過去的抑或逝去的象徵,而吳小柳是現在的或者新生的代表。因為在原小說《別和我逗》中吳小娟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已經壯烈犧牲,這意味著正統的同時帶有反叛情結的矛盾體在現實面前土崩瓦解。而恰恰此時,新銳的敢做敢為的後繼者吳小娟的妹妹吳小柳粉墨登場,而她出場的地點卻是人之常情而又充滿魅惑的臥室。她與我這時已經不再是我和吳小娟過去的那種“劍拔弩張”,而是一種平淡和憂鬱。這意味著清純的青春一去不復返,過去的浪漫和多情隨時代發生了變革,時間的流逝和現實的磨蝕對當事人心態以及人生的影響多麼巨大,透過我和吳小柳近於灰調的感情短片,顯現出後繼者的茫然,和欲得不能得的無所適從,折射出現代社會人在商業化的政治生態環境裡所面對的困頓和無奈。過去曾擁有的無邪天真正逐漸被赤裸裸的現實取代,純潔的理想,美好的情感,精神的靈動,可愛的笑靨,天真的快樂都已鈍化,頑皮,灑脫,無憂無慮全都隨風而去,這一切即使經過男女難結難捨地歡愛也無法再造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