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5部分

你越發不象話了。”

王皇后對他了解至深,小聰明,大毅力無,性格陰沉冷漠,但又沒有其祖父的剛性,更不必提和他的祖宗們相比了,料他也沒有廢后廢太子的勇氣,光是外朝文官就能把他給煩死,當年大禮議猶有可說之處,總不能兒子當了皇帝老子還是個親藩,若是萬曆要廢后廢嫡長皇子,舉朝文官絕不會有一人贊同,是以她也不將萬曆的態度放在眼裡,竟是冷笑一聲,就這麼施施然去了。

“傳朕口諭給申先生,那黃大成妄議儲位之事,著實可惡,然朕不好處置,叫他設法趕此人出朝,不得叫他再留在京師!”

萬曆頗有一些陰私事,自己不好下手,申時行是閣老位高權重,又和言官早就不和,有此吩咐,料想申時行會知會吏部,想辦法將黃大成派到地方為官。

……

……

“又是一件頭疼的事。”

萬曆沒有手詔,更不可能明發旨意,申時行接到口諭的時候已經是過了午牌,再過半個時辰左右他就要離開文淵閣回家。

張居正時代,閣臣加班是常有的事,經常弄到宮門要鎖的時候才走,甚至將公事帶回府中處理,反正內閣他一手遮天,也沒有別人敢說什麼。

經過張居正時代的辛苦之後,申時行和張四維早就打定主意不做那麼多,少做少錯,多做多錯,何必自己辛苦還得罪人,內閣的權威和執行力來說比當年肯定下降了很多,但就算如此,申時行也並沒有少捱罵……在他的位子上,捱罵是註定了的。

眼前這樁事就是皇帝給他找的新麻煩,這事做出來肯定要捱罵的,朝中的言官也並不是單獨的勢力,言官之間彼此肯定抱團,然後還會依附在某個大佬麾下。

“這黃大成……”

申時行在腦海中想了一下,似乎不是某個閣臣養的打手,既然如此,就按皇帝的心思去辦好了。

現在的吏部尚書朱老頭子是個老好人,和自己交情不壞,應該不象別的天官那樣不容易打交道才是。

當下著小吏取了紙筆過來,申時行奮筆疾書,接著在“八行”最下方用了自己的小印,封套好之後,著人過來,吩咐道:“晚間送到朱尚書府上!”

不過多時出宮下值,正巧遇到按刀而行的張惟賢,見張惟賢威勢驚人,身邊跟著不少錦衣衛指揮和千戶級的武官,比自己這個閣老還要顯赫幾分,當下申時行便訓斥道:“張惟賢你在宮中這般跋扈做什麼,一個掌印都督便這般,公侯又如何?你現下還沒有繼承爵位,待你襲爵又不得任職指揮,行事莫要過於乖張,約束你的手下,不得在京師地面多行不軌之事,就是這樣,聽於不聽,且細思之!”

第836章 風雨

上來吃了這麼一場排揎,張惟賢臉上絲毫沒有變色,躬著身聽了,待申時行說完才慢慢答說道:“下官絕不敢在宮中講排場,下頭的人也早就開始約束,若再有什麼不法情事,只要有人報上來,下官一定重重懲治,只是有一些事涉及官店甚至王店皇莊,下官也有苦衷,望閣老體恤……眼前這些是下官挑出來的好手,預備放在內操裡講教官,這事是皇上親自口諭吩咐,下官不敢怠慢,望閣老明察。”

雖然態度恭謹,但幾乎是把申時行的話駁了個精光,跟著申時行出來的還有幾個七品的中書舍人,眼眉一挑就要上前繼續訓斥。

雖說他們是七品,但成天在內閣待著,是閣老親信中的親信,張惟賢到底只是勳貴武臣,別看他們只是七品,倒也絲毫不懼。

“嗯,既然如此,你好生去做。”

申時行也不惱怒,看了張惟賢一眼,就是繼續前行。

他是賞給朝馬的宣力大臣,內閣首輔,出了午門就不必再步行,自有小轎接著,這就是所謂的“肩輿”,一般的大臣,自是沒有這種待遇。

申時行早就察覺出來張惟賢已經不受他的控制,此子能夠冒起,固然是廢立時立了大功,站隊正確,又是英國公府的根腳,皇家天然就信任與國同休的勳戚,是以權力一年大過一年,早年還是巴結申時行獲得更大的權力和信任,現在已經儼然可以與文官們分庭抗禮,不僅各部堂視為平級,甚至連申時行這個首輔的面子也不給了。

不過好在張惟賢說的倒也差不多是事實,錦衣衛現在做事越發隱秘,不象幾年前那樣急劇的擴張勢力,招收京師的青皮喇虎加入錦衣衛之中,也不象前幾年那樣到處搜刮,把京城商人逼的舉家投河,或是乾脆外地商人進一個逮一個,總要敲出人家大半身家才算完,這樣的事出的多了,不管怎樣都會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