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正巧還陽的身體名字跟他的字一樣,他也能聽的習慣,省去了他改名的麻煩。

名字都被記錯了,徐久照就沒什麼心思繼續聽下去了。他本來還想著能夠名留青史,這下確實是留名了,不過卻是一個錯誤的名字。

後邊胡教授講的一些枯燥的考究過程,分析當時廠衛和錦衣衛之間暗潮洶湧的關係,徐久照心不在焉,沒有多注意去聽。

等到結束之後,鄭凱龍叫住了徐久照。

“徐先生,如果你沒有什麼事情,能不能請你喝杯茶?”鄭凱龍單手插在衣兜裡,那姿態端的是派瀟灑風流,能引起一陣小女生的尖叫。

只可惜徐久照心有所屬,不為男色所動。他皺眉說道:“你有什麼事情嗎?”

鄭凱龍拿出一隻手機,在上邊點了點,然後遞到徐久照的跟前:“是關於這件作品的,我覺得有一點小小的問題。”

徐久照定睛一看,竟然是他跟鄒老一起舉辦聯展的作品之一。

他驚訝的抬頭:“原來這件作品被鄭先生買去。”鄭凱龍點了點頭,徐久照被人說作品有問題很介意,他說:“究竟有什麼問題?”

他自認當時展出的那些作品全都是他非常滿意的作品,不可能存在任何瑕疵。

鄭凱龍扭頭看了看人來人去的走廊,對徐久照說道:“能不能換一個地方說話。”

徐久照毫不猶豫的點頭:“好。”

小鎮最近一年發展的很快,博物館附近就有好幾家餐館。鄭凱龍要了一個包間,徐久照板著一張臉坐在他的對面。

鄭凱龍笑了:“您不必這麼嚴肅,其實並不是什麼多大的問題。”他拿出手機,放大了一張照片,然後把手機推到徐久照的跟前:“之前我在用放大鏡觀看的時候發現這隻鬥彩罐上的釉下彩和釉上彩之間有一點脫離。”

徐久照看了一下被放大的細節頓時放鬆了肩膀:“這是正常現象,因為釉面在火中被燒的時候胎面會收緊產生一定偏移,並不影響大體的美觀。”這甚至都不能算是瑕疵,表面上看根本就看不來。

第92章

鄭凱龍側頭笑了一下,然後伸手把手機拿了回來:“確實是如此,只不過是在放大的時候能夠看的出來,肉眼去看是沒有問題的。”他抬起眼說道:“不過,技藝精湛的陶藝大師能夠把這個小問題控制到就算是在放大鏡之下也幾乎看不到。我覺得徐先生可以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原本心裡不以為然的徐久照聽了心中一震,隨後深思了起來。

確實,以前肉眼看不見瑕疵就是他們的技藝巔峰,可是現如今有了更加先進了手段用來觀看欣賞瓷面交融的釉面,當然會對釉面的要求要更加的精益求精。

如果換做別人聽到這種建議,只會認為對方是找茬。可是換到對鑽研技藝進步,對自我要求到完美地步的徐久照不亞於醍醐灌頂。

徐久照頓時端正了臉上的神色說道:“多謝鄭先生的建議。”

鄭凱龍掀唇笑了一下,他把雙手十指交叉,優雅的放在翹起的膝蓋上:“我並不是故意苛求,而是傳世下來的很多精品即使是在放大鏡下觀看,釉面的融合也是非常完美的。這讓人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技藝的精湛,而這種巧奪天工的技巧是現在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再現了。”

這句話引起了徐久照的共鳴,在他們那個時候御窯廠有一位老窯師,人已經老態龍鍾,卻還是待在御窯廠裡領著薪俸。這全都是因為他有一手出眾的手藝,那就是寫如蠅頭大小般的壽字紋。他能一連寫一萬個壽字紋,寫各種形狀圖案,一個錯漏也不會出!

也不知道這位老人當初是怎樣煉成的這一手絕技,之後的幾個徒弟怎麼練習也達不到他那種境界。

徐久照感嘆,鄭凱龍就跟他就陶藝的技藝討論了起來。鄭凱龍對這些東西非常的瞭解,並且見解很獨特,倆人說著說著就從陶瓷的製造說到了陶瓷的鑑定上。

徐久照很少跟人這樣在古瓷鑑定方面暢談,鄭凱龍懂得非常的多。

不經意間,鄭凱龍說:“一開始我還以為你會專注發展古瓷鑑定,做一個有鑑定執照的古瓷鑑定師。畢竟從鑑定了那件龍游蓮臺三足燻爐的資歷來看,你所具備的知識很專業。”

徐久照沒想到他突然說這個,他說:“鑑定古瓷我只是一個初學者,還稱不上專業。”

鄭凱龍輕笑一聲:“徐先生還真是謙虛,我恍惚聽聞徐久照古瓷鑑定是師從常久常老師吧?”

徐久照挺驚訝:“這您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