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W苤��蘼墼�牧銑殺舊�故牆擔�苡釁笠禱嵯萑肜Ь幀�
原材料成本還可以說是起伏不定,勞動力成本毋庸置疑的上揚則讓中國企業無可奈何。2007年6月29日,新《勞動合同法》透過,並於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讓眾多企業感到了切膚之痛。多年來持續上漲的勞動力成本,讓企業如鯁在喉。
《2007中國農民工(藍領)報告》顯示,2007年國內農民工收入普遍上漲了200元,月收入達到1200元左右。
國家統計局2008年7月28日釋出的資料顯示,2008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年工資為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0%;2008年9月,海南省價格成本調查隊對海南18個市縣當前勞動力市場工價的調查顯示, 2008年海南省勞動力市場工價普遍提高,各個行業的提高率從28�56%到38�46%不等……
與“原材料有過瘋狂的上漲,勞動力成本也揚眉吐氣”形成明顯對比的是,中國資本市場卻跌得慘不忍睹。
與一落千丈的華爾街股市遙相呼應,中國股市從2007年10月16日最高的6124�04點到2008年11月擊穿1700點,僅僅過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就從天堂進入了地獄。股市的關鍵詞只剩下了一個“跌”,牛氣哄哄的股市一去不復返,股市的原生態格局被改變。國外上市的在跌,國內上市的也在跌。股市大跌不僅讓股民賠得吐血,也為中國企業帶來了資本災難。
僅2008年上半年,滬深兩市上市的1492家公司中,有96%(1406家)公司市值縮水,其中被腰斬的公司佔到了40%,有15家公司市值只剩下三成,滬深兩市市值蒸發了一半,上市公司的融資變得“難於上青天”;上市公司遭遇融資困境,準備上市的公司更是一波三折,屢屢被股市拒之門外;跟風炒股的企業也嚐到了在資本市場“玩火”的苦頭,有些膽大的企業還把企業所有的家底都押上了。股市飛流直下,他們未能及時抽身,虧得欲哭無淚。
後黃金時代(2)
低迷的資本市場吞噬了中國企業大量的財富,導致中國企業資金鍊緊繃。不過,更讓企業尷尬的是,不僅從資本市場上“淘不到金”,貸款吃閉門羹也是家常便飯。有了次貸危機的前車之鑑,為抑制中國經濟過熱,避免出現泡沫破裂的險情,從2007年底,中國央行多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在接二連三的政策猛藥下,中國過熱的經濟逐漸降溫。同時,企業的融資渠道也變成了羊腸小道,很多企業貸款無門,站在緊繃的資金鍊上不知所措。
屋漏偏逢連夜雨,人民幣也在不斷升值。人民幣升值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實力,但也讓出口導向型企業倍感擔憂。從2005年7月21日到2008年7月21日,僅僅三年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累計升值幅度就高達21%。美元不值錢了,外商們開始退避三舍,尋找更為廉價的“印度製造”、“越南製造”等,“中國製造”廣闊的全球市場深受影響。
金融危機、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資本市場低迷、融資困難等一系列攔路虎擋在中國經濟的爬坡路上。大批的企業無法承受危機之重,撐不下去的一大片,勉強撐著的也是“缺錢,更缺信心”。2008年上半年,全國就有6�5萬家中小企業倒閉,僅深圳就關閉企業903家。
中國企業在環境鉅變中一樣遭遇了被大規模“血洗”的厄運,許多企業在破產的邊緣徘徊。或許會有人質疑,這哪裡是黃金時代,這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破銅爛鐵”時代。
面對半杯水,悲觀者說,“真倒黴,只剩下半杯水了”;樂觀者卻說,“太好了,還剩下半杯水。”對於在中國能夠獨善其身並有實力抄底的企業,則是抄底的“黃金時代”。
英國劍橋大學的彼得·諾蘭教授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後來居上的工業化國家,不論是19世紀的美國還是20世紀後期的韓國,每個國家都產生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產生這樣企業的後來居上者。”這也在某種程度上點出了中國企業的死穴——重量變輕質變,缺乏自主品牌,技術含量低,以低成本優勢追逐世界市場。作為世界工廠,中國生產了全球最廉價、最多樣的商品,無窮無盡地吸納著世界各地的基礎材料,可是在行業標準制訂和價格博弈中卻缺少話語權。於是,一旦世界經濟稍有風吹草動,中國競爭力差的企業就會弱不禁風,難以過冬。
因而,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中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