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無情的洛克菲勒(3)
“利息多少·”
“我怎麼能落井下石呢,低利,比銀行利率低2厘。”牧師很快讓梅里特兄弟立了一個字據:“今有梅里特兄弟借到考爾貸款42萬美元整,利息3厘,空口無憑,特立此為證。”梅里特兄弟對這位大救星感激涕零。
然而,還不到半年,勞埃德牧師就告訴梅里特兄弟:“他的財主朋友是洛克菲勒,他要求馬上索回42萬美元的借款。”梅里特兄弟恍然大悟,勞埃德牧師哪是什麼救世主,撕破天使的面具,他只不過是冷血殺手洛克菲勒的幫兇。梅里特兄弟那42萬美元貸款早就用來填補以前的資本窟窿,他們使出渾身解數都再也掏不出42萬美元了。他們認為自己遇到了詐騙犯,要在法庭上見分曉,原告律師如此辯解:“那借據上寫得非常清楚,借的是考爾貸款。什麼叫考爾貸款?考爾貸款就是貸款人隨時都可以索回的貸款,故其利息低於一般的貸款利息。根據美國法律,借款人或者立即還款,或者宣佈破產,兩者必居其一。”
白紙黑字,清清楚楚,梅里特兄弟掉進了洛克菲勒的文字陷阱,只得自認倒黴把礦產賣給了洛克菲勒,作價僅為52萬美元。
孫子《三十六計》中雲,“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指的是在對敵作戰時,誘敵深入,阻斷敵人援兵,切斷其後路,如甕中捉鱉,必能置人於死地。洛克菲勒抄底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無師自通的抄底心理學。
除了恐懼本身,我們無所畏懼。1873年帶給人們的影響不僅來自實體,還來自心理層面,恐懼是比蕭索更可怕的噩耗。站在經濟危機的薄冰上,被四處蔓延的恐懼情緒所影響的梅里特兄弟,也同樣六神無主。他們如同溺水者,每一根稻草在他們看來都有可能是救命的,儘管這根稻草可能是加劇他們陷入囹圄的誘餌。碰到風調雨順的年景,梅里特兄弟對洛克菲勒送來的42萬美元可能會不屑一顧,即使接受了,精明的他們也會懷疑這是不是洛克菲勒的欲擒故縱術。但他們偏偏遇到了青黃不接的蕭條期,當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時,如驚弓之鳥的他們早已失去了理性判斷,最終稀裡糊塗地鑽進了洛克菲勒為他提前預備好的圈套。
很多時候洛克菲勒的抄底手段不夠光明磊落,一些雞鳴狗盜之術他都拿來一用,恰好印證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畢竟,我們所期許的健康的抄底行為是“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證,卑鄙是卑鄙者的墓誌銘。”
我們也不能否認洛克菲勒是個人奮鬥的典範,無論他的資本毛孔裡滴著多少血和骯髒的東西,他在侵略式的抄底中所表現出來的無所畏懼,還是很值得後來抄底者學習和借鑑。不過,當開啟窗子時,灰塵和新鮮空氣一起撲面而來,如果只想呼吸新鮮空氣,就要學會使用過濾網。對於洛克菲勒令後來者難以企及的抄底術,既不能全盤接受,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需批判地吸收。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頂著道德光環的摩根(1)
摩根的天才是那種循規蹈矩型的,而不是創造型的。他屬於18世紀和19世紀的偉大商業銀行家中的遺老,而不是新型銀行家的先鋒。他所做的都是他父親以及其他銀行家們已經做過的事,只是業務範圍更廣,而使其發揮卓越聰明才智的銀行機構也更為複雜。
——查爾斯R。莫里斯 《實業大亨與美國經濟:四國演義》
1864年,因抄底1857年經濟危機而滿載而歸的皮博迪,把他的公司交給摩根的父親——朱尼厄斯 ·斯賓塞·摩根,摩根也加入其中。從此,摩根家族翻開了全新的一頁,成為世界經濟史上最壯麗詩篇中的一抹亮色。
與其他被戴上“資本強盜”的企業巨頭如卡內基、洛克菲勒不同,對商業有著近乎執著的熱愛,認為“商業信貸的決定因素是品德”,其口碑也要好得多。他淡褐色的眼睛炯炯有神,連攝影家愛德華·斯泰肯都這樣認為,“與摩根的目光對視就像正視一列向你行駛來的高速列車閃亮的前燈。如果你能有幸脫離‘鐵軌’,那雙眼還只是令人敬畏的;但如果不能,那就太恐怖了。”
早在1861年,摩根就在曼哈頓紐約證券交易所對面一幢舊式建築中成立了摩根商行,從事黃金投機生意。誰也沒有料到,這個在曼哈頓默默無聞的小公司中潛伏著影響美國經濟長達50年之久的金融巨頭。
摩根掘得的第一桶金,是他抄底美國內戰的豐厚回報,他就是“黃金搶購風潮”的幕後推手。美國內戰爆發後,戰局成為黃金價格的晴雨表: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