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1部分

一開始有多少兵力,你們拜占庭又有多少兵力?然而現在呢?只要能戰勝敵人,一萬兵力與三十萬兵力有何區別?”說到這裡,李威有些不耐煩,又說道:“這次合作,雙方互利互惠。真要比惠利,你們拜占庭人拿了大頭。我們唐朝只是恢復原來波斯的大半疆域,為了讓波斯恢復元氣,不能掠奪奴隸,不能掠奪財富,不能開疆拓土。然而你們拜占庭人呢?難道我非要央求你們嗎?不利,我們可以退兵,以烏滸河為界,相信大食也不希望看到與我們唐朝為敵。利,可以以呼羅珊為界,與大食搭成協議,用聯手對付你們拜占庭,換取他們對呼羅珊光復的預設。比起更遼闊的歐羅巴,與一個富裕的拜占庭王朝,我相信大食人會更感興趣。”

拜占庭有許多人也知道這是一個好機會,然而怕被唐朝拖下水去。一旦重新開戰,自己將抵抗大食人主力。有可能自己什麼得不到,卻讓唐朝與波斯人撈取了最實際的好處。

這個想法是正確的,李威這麼苦口婆心的,正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拜占庭人不出戰,除非自己不顧唐朝的國力,抽調二十萬大軍,以及無數的物資,才能與大食人決一勝負。若是那樣,國家財政怎麼辦?吐蕃人與突厥人怎麼辦?將大食人打敗,拜占庭人前來摘瓜子怎麼辦?就是不來摘瓜子,打下來了,能不能統治下來?況且大食人是那麼容易能被擊敗的?

不過拜占庭人想光復被大食人吞併進去的領地,此次是唯一的機會。

所以李威最後恫嚇了幾句。

也不是不可能的,國與國之間絕不可能存在長久的友誼,只有利益的牽涉。一旦唐朝與大食聯手,未必能出兵,但可以向他們支援大量的武器,大食很有可能會動心。

四人聽了色變,立即說道:“不可。”

李威已經站了起來,說道:“說來說去,你們認為大食人很強大,強大到不可戰勝,所以才有畏懼感。正好你們到來了,過幾天后,我會發起進攻,讓你們看看大食人是怎麼一個強大的?到時候,我們再談!”(

第一百零一章 會戰(二

薩勒姆不知道迦羅城許多士兵是假的,根本上不了戰場作戰,吐火羅與突厥戰士,戰鬥力有限,個體戰鬥力還行,但組合起來,就成了一群烏合之眾。否則也不會讓吐蕃人與唐朝人,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至於那幾萬唐朝新兵,只能說能勉強騎馬,真交戰,更是問題。他只看到人數,與李威一樣,對雙方的戰鬥力不是很瞭解,只是聽說唐朝人很強大。烏滸河數戰,也證明了這一點。十幾萬唐朝軍隊進攻迦布羅城,意味什麼?主攻方向了。

做了一些調動。

這麼多軍隊駐紮在這裡,要吃要喝。每天后方需要送來許多物資。於是利用人來人往,將精銳部隊抽調出來。一共抽調了二萬五千人,為了不讓唐朝人發現,從後方又抽調了大量波斯士兵,將這二萬五千部隊人不知鬼不覺地替換下來。

然後向巴里黑進軍。

這也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城市,分為上城與下城,上城是高地城寨,下城範圍廣大,佔地四平方多公里,整座城池周長達到十幾裡地。不及洛陽城五十幾平方公里,也不及謀夫城六十平方公里(謀夫城六十平方公里包括外城郭,總體比洛陽城規模稍小),更不及長安八十多平方公里。但也是烏滸河最重要的城池。

以前這裡一度是大夏的國都,不過名字不叫巴里黑,而叫巴克特拉。波斯擴張時,將此地佔領,改名為巴里黑。正好處在東西交通要道上,商業繁榮。後來西突厥擴張時,以鐵門烏滸河與波斯人劃分界線,作為下吐火羅領土,依然在波斯人手中控制,也是波斯最東方的城市之一。波斯末落,落入吐火羅手中。又改名為缽勃城,因為唐朝在這裡設了一個月氏都督府藍氏州,又稱為藍氏城(漢史與大食史記載不一,沒有明確證據,但藍氏州不可能放棄這麼大的城市,改建一個新的城市設為州府。吐火羅也沒有發達如此,有很多密集城市選擇,老午認為兩城是一個城市,名字說法不一罷了)。

這次行軍與幾十年後屈底波第一次行軍路線很相似。屈底波是從謀夫城向東,但不是到巴里黑,當時巴里黑駐紮著吐火羅的一些軍隊。改成了巴里黑與梅爾維魯德之間的塔裡寒城。但是巴里黑的德赫幹居然因為害怕,前來主動投降迎接。又在石汗那國王迎接下,渡過了烏滸河,向愉漫國與阿哈侖發起了進攻。兵力少,沒有成功。回去後受到他的上司哈扎吉指責。但此次征討,讓屈底波積累了經驗,為後面更大的進攻打下了基礎。

路線很相似,情況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