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黑如今正好落在大食人手中,因此,徑直奔向巴里黑的。
從巴里黑有一條大道,通達迦布羅。薩勒姆耍了一個鬼計,沒有看過中國的兵書戰策,可是行軍道理是一樣的。縛喝城離巴里黑並不遠,此時巴里黑屯有八千多大食士兵,攻打縛喝城,十分困難。然而支援了兩萬多精銳部隊,此時縛喝城所有軍隊南下,前去迦羅城,幾乎是半座空城。這不是很困難。
但不是真去攻打。
縛喝城丟失不會危脅吐火羅安全。城中卻居住著泥涅師這個波斯王子,還有唐朝軍隊的大量物資。甚至奪下縛喝城之後,向東可以向阿緩城發起進攻,運搖吐火羅的大後方。讓唐朝軍隊失去後路,成為一支孤軍。戰鬥力在,可失去了後方,就失去了糧草來源。薩勒姆十分堅信迦羅城能守上三個月兩個月的。
沒有了糧草,這麼多軍隊將會產生崩潰。因此唐朝軍隊必然分兵回救。打的正是這支回救唐軍隊主意。佯攻縛喝城,伏擊中途趕來的唐朝援兵。迫使唐朝軍隊不得不全軍回撤。再乘機調集軍隊,多方夾擊。也就是圍魏救趙之計。
抽走了這部分計程車兵,薩勒姆在中帳裡又將雙方的力量核算了一下。
自己手中還有近八萬軍隊呆在南岸。雖然精銳部隊不多,多是以波斯人為主。敵人真正的精銳部隊也不過是真正的三四萬唐軍,幾十萬新來的移民,全部到了碎葉川,周邊有許多不滿的突厥部落,必須要留下一支軍隊以防萬一。主攻方向是迦布羅到疾陵城一線,烏滸河邊能剩下多少精銳部隊?難道河中各國計程車兵練一練後,就成了精兵?地形有烏滸河之隔,儘管瓜卵山這個橋頭堡十分討厭,但自己在瓜卵山周圍修了一道厚實的防線。即便唐朝軍隊渡過烏滸河,這道防線,也緊緊地將唐軍釘死在瓜卵山。
要麼從其他地方,唐朝人手中有船了,這是自己失誤的地方。現在想起來都十分後悔。當時疏忽了,但不至於將雞蛋放在一個藍子裡面,分出一半船隻,調到其他地區巡邏,逃離火海,在河面上自己還會繼續保持優勢。生生將這個大好的天然壕溝放棄了。
船隻越來越多,目測了一下,幾乎能一次性載渡達到近萬人。可是將士兵放在船隻上,或者其他四營兵力調動,自己的手下看不到嗎?隨著調動就是。大不了再熬十幾天時間,夏麥收割上來,我都能主動將烏滸河留下給你。
還是很被動,但主要是麥子拖了他的後腿。又時間不長,已有百姓在收前收割,所以做了如此被動的佈置。
但沒有想到,意外地來了一批客人。
李威進軍中亞,有很多用意的。長遠的是破壞所有西方的文明,這想法有些偏激,也未必能成。就象民間傳聞中李淳風說武則天亂唐室,李世民要他說出來,將武則天殺掉。李淳風說不可殺,此乃天意,若殺之,再生少年,唐室子孫盡害。民間的傳言罷了,那有那麼多武則天可以湧現的?休說是武則天,就是呂雉、王政君、鄧綏、蕭綽、馮氏、劉娥、慈禧,歷史上才多少年出一個?
但未來是不大好說,如李威所願,讓蠻族人控制西方,未必不會沒有文明國家出現,畢竟西方文明打下了一個厚實的底子。
可有幾個作用是起到的。例如開闊世人的眼際,有了中亞這個跳板,中原才知道原來外面還有那麼多精彩的世界,那麼多制度與文明方式,不會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借中亞這個跳板,強行推廣中原文明。這也是可以實現的,畢竟現在的中原文明領跑於整個世界。幾十年後,真正奪下中亞這塊領地,可進可退。只要這一戰擊敗大食,也可以實現的。
有一個穩定的中亞,對鞏固西域的統治有利,幾麵包抄吐蕃人。從個人來說,他也要有意留在外面一段時間,好執行裴行儉那個計劃。此時留在洛陽,太危險了。
但有不利的地方,退回蔥嶺,有了這個天然屏障遮蔽,足可以自保。進一步,從河中開始,特別進入了呼羅珊,是四戰之地。進可以,抽身卻很難。所以此次李威再三邀請拜占庭人參戰,只要他們參戰,自己在呼羅珊可以淺嘗而止,足以抽身。
作為吐蕃來說,最高明的策略,是讓李威無法抽身,陷進這個泥潭中不能自拔。可是這世上,無一人能有這個眼力,對世界文明的走向瞭解得那麼清楚。不瞭解,就不瞭解李威用意。
於是論欽陵就看到了一條。
唐朝皇帝重返中亞,是繼續執行以前唐朝的政策。這個政策,不但能替唐朝開疆拓土,而且從西南到東南方向,正好對吐蕃人包圍了。要麼只剩下南邊高大的大雪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