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在皇帝面前的話語權,郭子儀要遠遠大於崔、宋兩人。
李白偏偏放著手握大權的“千秋知己”不用,而是去求他人,豈不怪哉。
我們翻過頭再看兩人相遇的時間。
從兩人的履歷來看,郭子儀生於登封二年(公元697年),仕途一帆升遷,自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武舉後補左衛長史,至天寶八載,已擔任安北都護府左衛大將軍。
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比郭子儀小四歲,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而他到太原時,是公元737年以後的事情。
如果郭子儀犯法時是少年(一說是20歲),那時的李白才16歲,還沒有什麼名氣,也沒有能力為郭子儀開脫罪責。
李白、郭子儀兩人的相遇,《舊唐書》中並沒有隻言片語。
再者,傳說李白令高力士為之脫靴,這也是不可能的。
高力士何人也,他不僅僅是個宦官,還是李隆基的摯友、幫手,前面所提到的剷除韋氏、李隆基登基、誅殺太平公主,高力士全參與了。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個宦官,估計李隆基能讓他當個宰相干幹。
不能因為高力士缺少下半邊就輕看他,他也是在天寶年間,玄宗認為天下大治而得意忘形時敢於說上幾句真話的忠臣。高力士當時受寵之盛,連皇子都要稱“阿父”。
李白雖然才氣縱橫,但在玄宗眼中,必然沒有高力士重要。所以我更相信《舊唐書 李白傳》中所說:“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
從中來看,李白這性情中人,未免有些輕浮了。醉倒在大殿之上也就罷了,還說些醉話讓朝廷高官為他脫靴(高力士是三品的大將軍)。玄宗愛惜他的才學,並沒有處罰他,只是“斥去”就完了。
李白是位偉大的詩人,但並不是一位政治家,這次的逐出大殿對他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否則我們恐怕也看不到這麼多想落天外、肆意汪洋的詩篇。
既然沒有當初的慧眼識英雄,當然也沒有後面的投桃報李。也有人認為郭子儀仰慕李白的才學,向皇帝進言請饒恕李白之罪,這同樣也不太可能。
郭子儀本就不是附庸風雅之輩,看詩詞不如看兵書。永王死於757年,當時戰事正酣,郭子儀滿腦子都是如何大破叛軍、收復兩京,又那裡有精力去關心素不相識的李白。
(實話實說,李白的粉絲可別砸我。)
這個故事的產生,不過是因為李白與郭子儀都是名人,大家希望兩位名人之間能產生一段傳奇的故事,這種八卦的愛好,如歐陽修之高人也不能免俗啊。
把郭子儀和李白兩人放在一齊,又是大詩人慧眼識英雄,後來又是大將軍舍官救文豪,代表了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
君不見,如今的電視劇明明要演楊貴妃,偏要把李白拉來貴妃娘娘搞一段戀愛,尤其不堪的是讓我所崇仰的李太白搞成整天向一名*要銀子討生活,“詩仙”成了吃軟飯的,真真是氣死我也。 。 想看書來
第十三章 胸懷經世濟民之志
“莫道小小少年狂,早有英名題金榜。”
20歲左右的郭子儀沒能和李白發生一段傳奇故事,但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影響他一生的事:考中了武舉。
在唐兩書中,郭子儀的童年和少年沒有介紹,簡單到未置一詞。倒是在顏真卿為郭敬之所撰的《郭公廟碑銘》中,對郭子儀的少年進行了簡單的點評,不過既然是寫碑銘,當然是淨撿好聽的說,無用的吹捧之詞居多。給人感覺就像現在聽高人作的報告,聽時感覺熱血沸騰、心有慼慼然,但等平靜下來回思一下,也知剛才所言都是些鼓動口號,實則沒有真實內容。
郭子儀少年就儀表出眾,長大後更是身材偉岸、英氣勃勃,是當地有名的美男子(少而美秀,長而瑰偉)。為人也是品性優良,質樸正直,孝順父母,寬以待人(姿性質直,天然孝悌,寬仁無比)。
作為一名未來的將軍,郭子儀愛好武藝,無論是騎馬還是射箭,都十分出色(騎射絕倫)。
在唐代,尚武任俠之風極盛開,所以才有詩人李白的“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呂岩的“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且示不平人。”李賀的“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等以劍為主題的詩句。更有人把唐傳奇作為現代武俠小說的鼻祖。
當時還不存在現在的一些武學流派,沒有什麼羅漢拳、武當腿,更不可能有什麼雙截棍、太極功,唐傳奇中紅線、聶隱孃的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