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多強的戰鬥力?
至於後來在京城招的十一萬“天武軍”,大多是市人子弟,從未接觸過戰爭。如果比比吹拉彈唱、鬥雞賽狗還行,打仗則實在上不了檯面,戰場上滿地的血氣一衝,不尿褲子就算不錯了。
(這章短了點兒,下午還有一章)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十五章 士氣
要想保證戰士計程車氣,無非是三點。首先是思想教育,讓士兵感覺為理想而戰、為自己而戰,給士兵主動去戰的動力(在這一點上,我黨的軍隊曾是天下第一),包括安祿山叛亂前,還得起個“誅殺亂臣楊國忠”的名義,師出有名,讓士兵感覺上是為國、為大義而戰;其次,還得有好的後勤保證,讓士兵能放下來自後方的包袱,不用再想著家裡的麥子有沒有收啊、老孃病了誰照顧啊、老婆是不是因為自己長時不回給自己戴綠帽子啊、孩子有沒有受人欺負啊等問題,全身心投入到戰鬥中去;最後還得有嚴厲的制度,不能說打著仗想回來就回來,立了功沒人獎,當了逃兵沒人懲罰。
只有這三條都做到了,才能保證戰場上士兵計程車氣,不會因形勢不利而潰散。
以我國抗美援朝為例,思想教育那就不用說了,死了都光榮。後勤保障那也沒得說,當時逃兵光榮可不是光說說的,老婆都受“軍婚”這頂大帽子保證著,家裡更是處處受照顧。戰場紀律,雖然我們沒宣傳,但據我所知,是非常嚴格的。百萬大軍,要說沒有一個想當逃兵的,那不可能,但逃跑之前還得細思量逃兵的代價。戰場上逃的,殺無赦;平時跑的,抓回去受處分;當時沒抓住的,回去後再處理,總之這一輩子也讓你消停不了。
無比高漲計程車氣,對戰爭的走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的志願軍正是憑著這股“氣”,才能與強大的美軍抗衡中,不落下風。
唐軍中有這一股“氣”嗎?當然沒有,如果有的話,安祿山早就被滅了幾回了。
那十萬“天武健兒”本來就是一個笑話,玩個雜耍鬥個樂還行,真打仗怎麼能比得上長年與外族作戰的叛軍。
新招募的唐軍則更加不堪,不僅是沒有經過訓練,更主要的是缺少戰意。經過了長年的和平,未真正從戰亂、生死困境中走過,又怎知和平的珍貴。安逸的生活令人難以清醒認識到國家機器的重要性,如果不是有錢、帛為引,不知又能有多少人前來應徵。
應徵入伍的兵士,雖然有 為國效力的想法,但大多並沒有“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的覺悟,何況還有一些全是為了玄宗從庫府出拿出來的錢帛。
一場仗下來,一旦敗退,立即兵敗如山倒。還是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緊,這兵荒馬亂的,難道還真得以為國家為自己照顧家小?況且亂世之中,軍紀不嚴,出現逃兵也只是聽之任之(還主將都逃,又怎麼來約束小兵)。既然當臨陣逃脫不受罰,那當逃兵也是無奈,大不了仗打完了我再應徵。所以才有這種怪現象:一萬兵打了敗仗,只餘下三五百,但收攏殘兵後,又擴充到七八千。
相對來說,叛軍的軍事素質要高得多,尤其是安祿山的范陽兵。跟隨安祿山多年,軍紀嚴格,並且老家未遭兵禍,沒有後顧之憂。而郭子儀、李光弼出兵攻打范陽的計劃,主要目的就是讓這些范陽兵有後顧之憂,無法全力作戰。一旦父母、老婆孩子落入危險之中,在兵士的眼中,安祿山的皇位重要,但也比不過家人的性命。
郭、李二人兵攻范陽,安祿山軍心動搖之下,必定難以攻下潼關,十有*會回打馬回老家。潼關守軍可趁勢追殺,叛軍必亂。安祿山即使透過河北的強力堵截,也必是兵力大損。范陽的唐軍再以懷柔的手段,鼓勵叛軍歸降,安祿山成孤家寡人,叛亂可定。
當年楚霸王如此英武,仍敗在四面楚歌之下,何況安祿山。
可惜郭子儀、李光弼計策雖妙,但玄宗並沒有採納,他仍沉浸在彍騎、天武軍英雄的臆想中,一心想正面堂堂正正地打敗安祿山。
戰機不等人,當郭子儀心急火撩等候玄宗的命令時,出大事兒了:潼關失守、長安危急。
第三十六章 將相不和(1)
自哥舒翰守潼關後,天下稍定。安祿山把主要精力放在稱帝上,只是派兒子安慶緒來打了一次潼關,連大將崔乾佑都打不下來,何況小兒安慶緒?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
潼關雖然佔據易守難攻的天險,但唐軍內部並不平靜。主將哥舒翰是被玄宗從病床上硬調來的,來到軍營還得照樣養病,就把軍玫大事都委託給田良丘處理。田良丘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