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人當個副手還行,獨當一面就差了許多,自己往往做不了決斷,於是讓王思禮統領騎兵,李承光統領步兵。

王思禮是哥舒翰手下的愛將,而李承光則是楊國忠一系的,這兩位武將來自兩個陣營,根本做不到團結一致。相互爭權之下,連軍令都無法統一,往往讓接到兩位將軍命令的下級軍官無所適從。

哥舒翰治軍一向嚴厲,這也是他善於打硬仗的依仗。不過哥舒翰這種不考慮客觀環境的做法有點刻板了,這潼關兵可不比隴右、河西精兵,全是新兵蛋子,鬆散慣了,宜以鼓勵為主、懲罰為輔。

現在還沒跟敵人血戰,因為犯點小錯誤,就捱上自己人的鞭子甚至丟掉性命。許多士兵個個氣憤難平,士氣低落,哥舒翰嚴厲治兵的做法倒起了反作用,令原本沒多少戰鬥力的軍隊更加不堪。

哥舒翰還不知道目前的困境,自以為佔據潼關險要,進攻不足,但自保綽綽有餘。他在守城、養病的同時,趁著皇恩正隆(為進一步安撫哥舒翰,玄宗又加封其為左僕射、同平章事),還有時間去算計一下與自己有隙的同僚安思順。

安祿山叛亂一起,朝中最先倒黴的是安思順,被玄宗從朔方節度使上拉下來,任命為戶部尚書。

天寶十年的時候,高仙芝大破石國,曾被初宗又任命為河西節度使以代替安思順。安思順聽後,暗中讓一群胡人用刀割掉耳朵、劃破臉皮這種極端的方式請求留下自己(這行為,夠極端血性),玄宗無奈之下又下制書仍讓安思順為河西節度使。這一次安思順知道別說找人去割耳朵,就算是割掉腦袋,玄宗也不會更改命令,於是老老實實上京赴命去了。

從節度使到戶部尚書,品級雖然沒降,但既然皇帝起了疑心,這戶部尚書恐怕也坐不穩當,改日被貶是肯定的了。

只是他沒有想到,有人要置他於死地。

哥舒翰究竟與安思順有什麼深仇大恨,我們無從知道。安祿山拍著桌子罵哥舒翰時,安思順也沒有幫腔。想來是兩人在軍中時,結了仇怨。

哥舒翰故意偽造了一封安祿山給安思順的信,讓人假裝送信,然後在潼關城門口抓住此人,獻給朝廷,而且列舉了安思順的七條罪狀,請求玄宗殺了他。

安思順知道後,當即求爺爺告奶奶、四處拉關係,找到國舅楊國忠,希望他能在皇帝前面解釋清楚自己的冤枉。

說實話,哥舒翰採用的誣陷方法看似高明,其實並不值深究。

拋去安思順曾向玄宗進言安祿山欲反的事,如果他真有反意,就絕不會在安祿山已反的情況下回京城,而是趁安祿山作亂,以朔方兵直奔長安。就算指揮不動朔方軍,也不會跑到京城來自投羅網。一個不受信任的戶部尚書還能折騰起多大浪來?

玄宗估計也不會單純地完全相信哥舒翰的話,但手中重兵都在人家手中呢。如果不承認安思順造反,那就是說明哥舒翰拿來的信是假,事情更難處理。

在哥舒翰和安思順面前,玄宗選擇了哥舒翰(也只能選哥舒翰)。

安思順和他的弟弟太僕卿安元貞都因此事被處死,家人被流放到嶺南。

哥舒翰在聽到安思順的死訊時一定非常高興,但他不知道,誣陷安思順這一舉動,給自己給大唐帶來了天大的禍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十六章 將相不和(2)

哥舒翰這次的做法有些逼宮的意思,他的請求皇帝不答應都不行。他的這番作為,肯定會令玄宗反感。另外也無意中可自己結下了一個潛在的仇人:楊國忠。

楊國忠本以來安思順被冤枉之事如此明確,再加人自己從中說和,安思順即使官位不敢保證,但命是肯定能保下的。最後結果證明自己只是做了一陣無用功,哥舒翰已經遠脫離自己這宰相所能控制的範圍。

楊國忠感覺很失落,本以為自己是皇帝唯一最倚重的人物,結果又多了個哥舒翰。無論是為了自己的權勢,還是在百官中的威望,今後都要對哥舒翰有所防備。

安祿山起兵號稱是清理禍國殃民的楊國忠,雖然明眼人都知道只是拖詞,但也有一部分人相信,認為如果沒有楊國忠,安祿山未必造反(這到有可能)。有人提議殺掉楊國忠,以平息安祿山的叛亂。

這種觀點就有點簡單化了,如果在安祿山造反前殺死楊國忠還說得過去。現在安祿山既然已經反了,再殺楊國忠也與事無補了。漢朝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義的“七國之亂”,把晁錯殺了,亂也照樣繼續。

也有人認為應該學漢景帝,把楊國忠殺掉,令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