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年,洪昇遭逢“家難”,被迫逃往北京,過了二十年顛沛流離、潦倒貧困的生活。其間,由於國喪期間“聚演”《長生殿》,被朝廷下獄斥革;由於受三藩之亂牽連,家庭也被官府查抄,父母被充軍發配,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經歷了這場人生夢幻之後,洪昇於康熙三十一年返回故鄉。映入洪昇眼簾的是昔日的“蕉園詩社”姐妹們,“千紅一哭,萬豔同悲”,至此都落了個悲慘命運!面對此情此景,洪昇決心為姐妹們“閨閣昭傳”,重新創作《紅樓夢》。

昔日構思的《紅樓夢》,本來是以陳楊的“木石前盟”和錢柳的“金玉姻緣”為原型創作的,洪昇離家前或者沒來得及創作,或者交給表妹林以寧創作了《芙蓉峽》。在原來的基礎上,洪昇改變了創作思路,他要把原來的構思(或者《芙蓉峽》劇本)改造成一部主要描寫自己和姐妹們事蹟的小說。小說的背景改為以西溪風光為原型的“大觀園”,把“榮木堂”改為“榮禧堂”(榮木堂乃柳如是吊死之地,過於悲了,所以易木為禧),把“絳雲樓”改為“絳雲軒”,都照搬到榮府和大觀園。這部小說的名稱,仍用《紅樓夢》,因為紅樓本來就有富室閨閣的含義,姐妹們的人生夢幻,也是紅樓夢!

柳如是的婚姻愛情關係,本來是一女二男的三角關係,洪昇與姐妹們,卻是一男二女甚至多女的關係。於是,《紅樓夢》中的主人公,就出現了男女身份的轉換。洪昇把體現“木石前盟”的角色,主要交給了以林以寧為原型的林黛玉,讓她成了“芙蓉”的代表;把體現“金玉良緣”的角色主要交給了以錢鳳綸為原型的薛寶釵,讓她成了“蘼蕪”的代表;原來構思的第一主角柳如是,轉女為男,變成了以自己為原型的賈寶玉,仍舊代表著“花王”。

於是,《紅樓夢》中就出現了今天的一系列矛盾的形象:寶玉住在“絳雲軒”,男子得了個愛紅的毛病,堂堂鬚眉卻被封為“絳洞花王”。寶釵成了“雪滿山中高士臥”的錢謙益混合柳如是的形象,老成,世故,博學,多財,熱心仕途經濟;林黛玉成了“月明林下美人來”的楊影憐混合陳子龍形象,聰明,敏感,多情,傷感,從不說仕途經濟的“混賬話”。

6。 甄英蓮?真影憐!

我們回過頭來,再來分析《紅樓夢》中那個可憐的小丫頭“甄英蓮”。她被拐子拐賣,連自己的父母和真實姓名都不知道了。被薛蟠強奪後,被迫為妾,並被改名為“香菱”。在她的身上,正暗示著《紅樓夢》的創作過程。

柳如是以前叫楊影憐,如何被賣給人家做妾,完全無考,就連這個“楊影憐”的名字,也是淪落風塵後自己取的,她本來姓什麼,叫什麼名,大概自己也說不清。前面說過,薛寶釵代表著“金玉良緣”的形象,於是作者讓她成了薛蟠的妾,正是暗示她是錢謙益的妾。她曾經向林黛玉學詩,也正是暗示她在“木石前盟”時,向陳子龍學詩成魔,併成為“幾社”女社員的經歷。《紅樓夢》中的甄英蓮,與當時的楊影憐的經歷,是完全吻合的。

但改名為“香菱”後,她暗示的角色,就發生了重大轉變。“香菱”的諧音是“湘靈”。“湘靈”是誰?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青年時的戀人,就是白詩中用“花非花,霧非霧”形容的那個女子。白居易終身都對這個初戀情人刻骨銘心地思念,他創作的《長恨歌》,表面上寫楊貴妃,骨子裡是寫戀人“湘靈”。

無獨有偶,洪昇有個表妹馮又令,也是“蕉園詩社”的女詩人,她在詩社的別號是“湘靈樓”,她的詩集名《湘靈集》。這是巧合麼?顯然不是。洪昇前半生熱中於創作《長生殿》,他描寫李楊愛情,刪去了所有淫穢情節,“只按”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純真的情,他當然應該熟知那個白居易熱戀的“湘靈”。馮又令取別號“湘靈”,只能說明,當年她與表哥洪昇有著青年男女之間的微妙關係!馮又令是《紅樓夢》中湘雲的原型,湘雲與寶玉關係之微妙,大家都清楚。

“英蓮”(影憐)變成了“香菱”,代表著《紅樓夢》由描寫柳如是的故事,向仿照《長生殿》描寫洪昇自己和“蕉園姐妹”們愛情糾葛故事的轉變。但好在原來柳如是的故事和現在自己的故事,主題都一樣,都是“悲金悼玉”的一曲悲歌,在自己和姐妹們的形象中,保留一些柳如是的事蹟和作品也無妨。更何況,不論轉變過程如何細緻認真,原來柳如是的痕跡也是塗抹不盡的。好在能夠更好地表現明末清初改朝換代時的興亡感嘆,符合表達國仇家恨的創作目的,作品也顯得更豐富完滿!

txt小說上傳分享

紅樓夢?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