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能就是以俠女柳如是為原型,創作的傳奇劇本。柳如是的一生,確實可以稱為風塵俠女,她曾經為反清復明,捐獻出自己一生積攢的“百寶箱”;她曾經為犒勞張名振的水師,親自到軍中慰勞“娘子軍”。

柳如是的最終下場很悲慘,情人陳子龍為抗清,壯年犧牲;丈夫錢謙益晚年,為反清復明搞得窮困潦倒。丈夫死後,家中馬上發生了“家難”,為了保護子女,為了追隨情人和丈夫,柳如是毅然自縊在錢家的正堂“榮木堂”中!時年僅四十七歲。

談到柳如是慘死,令人不得不聯想到《紅樓夢》中的“芙蓉誄”。紅學界公認,此誄明誄晴雯,暗誄黛玉;其實,作者真正誄的,還是“芙蓉峽女”柳如是!

“芙蓉誄”中說:“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這些比方,正是柳如是逝世後詩人弔唁她時的評價。

“花原自怯,豈耐狂飆;柳本多愁,何禁驟雨?”“諑謠蹊詬,出自幃屏,荊棘蓬榛,蔓延戶牘。豈招尤則替,實攘詬而終”。“高標見嫉,閨幃恨比長沙;直烈遭危,巾幗慘於羽野”。“故鬼蜮之為災,豈神靈而亦妒。鉗皮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尤未釋”!

誄中的花和柳字,明顯代表柳如是,帷屏中充滿謠言荊棘,正是家難時的真實寫照。這就明顯看出,《芙蓉誄》是為柳如是遭遇家難不幸自縊而打抱不平了!否則,晴雯之恨,怎比長沙太傅賈誼?寶玉作誄,也不至於要把王夫人比作“悍婦”,並要“剖心”解恨了!

後面,寶玉見到黛玉,把誄文中的字句,又改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看得就更清楚了。《紅樓夢》作者小柳如是二十七歲,雖然極為崇拜熱愛這個“花王”,但生不逢時,當然“無緣”了;但對這位“花王”的不得其死,還是有充滿同情淚水的薄命感嘆的。我很懷疑,這是柳如是逝世的當時,《紅樓夢》作者所寫的一篇真實誄文,在創作《紅樓夢》時,用到這裡罷了。

5。 楊柳情?楊柳恨!

筆者曾經考證,《紅樓夢》的真正作者是康熙朝的大文學家洪昇,洪昇創作《紅樓夢》,是為自己和諸多姐妹們的悲慘遭遇做忠實記錄,以抒發胸中的情和恨!那麼,洪昇在《紅樓夢》中寫自己和寫柳如是,又是什麼關係呢?

洪昇在青年時期,曾經下力氣收集過柳如是的事蹟,有他的《子夜歌》為證:

可憐短檠燈,熒熒照故寢。翠帷白玉床,珠被黃金枕。

一日不見君,一宵不成寐。秋雨復春風,安得不憔悴。

待歡歡不來,喚歡歡不語。白門楊柳邊,定有留歡處。

冉冉芙蓉花,零落秋江水。歡總不憐儂,儂自為歡死。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個年輕人寫的情詩,認真研究,卻決非如此。詩中的“白門楊柳”是有特指的名詞,錢謙益《有學集》中,就有“傳語白門楊柳色,桃花春水是吾廬”的句子,顯然是特指他的愛妻柳如是。詩中的“歡”字,並非誰的姓名,而是樂府“楊判兒”中所指那個“蓮花繞床,抱蓮子眠”的人物化身。蓮花就是芙蓉,陳子龍和錢謙益,都經常用這首《楊判兒》,形容自己是“歡”,對方是“蓮”,以宣揚自己和花王的親密關係。

回頭看洪昇的詩,暗示的正是自己與柳如是的關係,雖然生不同時,無緣交好,但他非常崇拜柳如是,經常在“白門楊柳”處把心留住,熱心收集柳如是的事蹟,一天見不到柳如是的故事,一夜就睡不著覺,搞的自己都因此而憔悴了。

洪昇為什麼如此崇拜柳如是,除了當時江南文人的共同愛好之外,還有柳如是與洪昇家鄉的特殊關係。柳如是曾先後三次在杭州居住,居住地點都在洪昇的家鄉西溪。西溪號稱“副西湖”,風光十分優美,秋雪庵、花塢、藕香橋、蓼汀花漵等,都是西溪著名的景點。柳如是的兩部詩集,都出版於西溪,其中《西湖草》,是專門歌詠杭州的詩集。柳如是逝世時,洪昇已經二十歲了,正是一個天真爛漫的文學青年,對江南有口皆碑的柳如是的事蹟,洪昇焉得不關心?

洪昇收集柳如是的事蹟,似乎是要以其為原型,創作一部文學作品。前面說過,“蕉園詩社”的“西泠十二釵”,都是洪昇的表姐妹,其中創作《芙蓉峽》的林以寧,就是洪昇的親表妹,洪昇與這個表妹關係甚篤,也可能是為表妹創作《芙蓉峽》收集素材。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紅樓夢?紅樓夢!(4)

康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