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7。 三生石?大荒石!
讀者朋友都知道,《紅樓夢》中有兩塊石頭,一塊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神瑛侍者”,一塊是“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那塊女媧所煉但棄置此地未用的“補天石”。這兩塊石頭究竟是一是二,紅學界爭論得煞是熱鬧。但不論是“一塊說”,還是“兩塊說”,都拿不出什麼可信的證據,誰也說服不了誰?
其實,當你知道洪昇創作《紅樓夢》的兩個階段之後,這個問題就真相大白了!所謂“三生石”畔“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還淚的故事,是《紅樓夢》創作的第一階段產物,“神瑛”和“絳珠”,分別代表的是陳子龍和柳如是;而“大荒山”那塊慨嘆“無才補天”的“五色石”,是《紅樓夢》創作的第二階段產物,代表的是作者洪昇自己。
柳如是與陳子龍悲歡離合的故事,確實符合中國傳統“三生石上舊精魂”的哀婉纏綿情趣。兩人分手後,柳如是與錢謙益締結了“金玉姻緣”,但由於錢謙益降清,陳子龍抗清,陳子龍認為柳如是是“無瑕白璧遭泥陷”,心中十分憤恨,在蘇州虎丘的“生公石”上,寫下了一首題為《虎丘生公石上寄贈大宗伯錢牧齋盛京榮歸之作》的諷刺詩:
入洛紛紛興太濃,蓴鱸此日又相逢。
黑頭早已羞江總,青史何曾用蔡邕。
昔去幸寬沉白馬,今來應愧賣盧龍。
最憐攀折章臺柳,憔悴西風問阿儂。
這首詩令錢謙益無地自容,也使柳如是臉上陣陣發燒。她真正心意相投、呼吸相通的人,還是這個在“生公石”上寫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