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藥、魯妙子等人都是大喜,特別是楊素舊臣魯妙子,更是笑著說:“本應如此,玄齡不說,我也要說得。”
“既然如此,一月一日,先拜祖宗改姓認祖,再祭天登基!”張宣凝,啊,不,現在是楊宣凝了,大喜說著:“玄齡卿可為商部侍郎。”
大事已定,諸臣退出之後,又有虛行之前來,稟告一事。
聽到這個訊息,楊宣凝一驚。
“王上放心,我等皆已備得千弩,又有甲士,此人哪怕再強,也難以威脅王上。”虛行之見此,說著。
“恩,召羅士信來,我們再去見此人。”楊宣凝想了想,還是如此說著。
“臣遵旨。”
出了房間,外面雪花飄飄,階梯上一片晶光。
既然要稱王,總管府當然要改造,雖然只是區域性,不大動,但是也有大幅度地變化,沿著池旁碎石鋪築地園中小道慢慢行走,遠處一片白雪。
沒有多少時間,羅士信身穿重甲,率領數十高手隨從見駕,再加上這時,南方各個道家家族,已經得了好處,各派子弟前來護衛,在宮廷行走,高手慢慢充實防禦,雖然說還顯的有點虛弱,但是也有強大的防禦力量了。
等護衛已到,眾人才穿過小徑,來到了一處院子,眼前豁然開朗,臺殿亭閣,與四周的環境融渾為一。
登上臺階,就有護衛前來迎接,直入其中,就見得一人正立在亭中,飲茶。
時值隆冬,天氣嚴寒,但是此人憑欄俯視下方流過的渠水,身穿儒服,外披錦袍,身形高挺筆直,瀟灑好看,兩鬢帶點花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氣質。
轉過來的目光,寒如冰雪,似是不含任何人類的感情,握住了酒杯地手,晶瑩通透,像蘊含著無窮地魔力。
楊宣凝心中冒起寒意,但是並沒有受到影響,帶著甲兵和高手,腳步不停的走上亭子,徐徐的說著:“石之軒,你終於來了。”
石之軒的目光凝視亭子下長流不休的渠水,深深嘆息一聲,語氣平靜的說著:“唐王知我多處隱秘,特地派人多次邀請,我怎敢不來。”
第二卷 一刀轉戰三千里
―第七十二章 … 石公無雙―
人並肩而立,欣賞著這個園子的內園景色,縱在這冬節,他仍輕易想像出在園內繁茂的古槐和蒼柏下,春夏時在濃蔭遮地、滿園碧綠的蔓草襯托中,雪白的梨花和紂豐紅的桃花爭香競豔的迷人情景。
院內正中處有個大池,池中築有一座水亨,亭旁有座假石山,近頂處雕鑿出龍頭,雖是冬季,張口噴出一道清泉,射注池內,飛珠濺玉,蔚為奇觀,更為清寂的冬園帶來一點點生氣,頗有畫龍點睛之效。
神思靜安,一片沉寂,手握大權,氣象萬千。
此處,楊宣凝最愛留連歇息的地方,景緻極佳,門外是人工湖拍經緒池,水光澈灩、漁沉荷浮,湖旁花樹羅列,一道長橋跨湖而過,至湖心置一六角亨,通抵院門。
許久,楊宣凝才徐徐的說著:“石公可知,這個世上,論得宗師,我私心而想,唯石公和宋缺二人而已。”
“哦,唐王何以如此重視於我?世上宗師多也!”石之軒臉色不變,此人目光落於大雪之中,見得一片雪白,就這樣立著,似乎孤獨地在某一個無盡無窮的天地間漫遊,這種玄之又玄的感覺,使楊宣凝露出深思的表情。
“宗師雖多,取者甚少。”
“寧道奇如何?”
“寧道奇身為道門第一高手,卻不思振興道門,這也罷了,所謂道門不道門,本非真道人之寄,但是如是投效胡教,其人可誅。”
“慈航靜齋如何?”
“胡教以天女之法,亂我華夏之道統,如妹喜亂夏桀、妲己亂商紂。亂周幽王,這等倒行逆施,還說得什麼呢?更可笑的是,學得這些禍水也就罷了,卻還想廢立天子,把持神器,這等亂臣賊子,哪能留下。”楊宣凝冷冷的說著:“我雖沒有讀過慈航劍典,但是我可以說。此必是天女之法,以身心合胡教天女,微妙無雙,是天女本尊法,所以才得如此禍亂眾生。”
這一句話一出,石之軒全身微微一震,露出凝神思索的神態,頓了一頓,他才說著:“那四大聖僧、祝玉妍、畢玄、傅採林呢?”
“不是目光短淺。就是異族宗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楊宣凝冷然說著,但是他立刻平靜的說著:“石公,繼承二家之長,又對您所在的聖門怎麼看呢,知道不知道其中根源所在呢?”
“聖門自戰國時就存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