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這裡並沒有太監。據說,這是出自於皇上的意思,啊,皇上的意思說,滿人入關後,只在滿人中選秀女,卻在漢人中收以太監,以此殘害國人,此等慘無人道之事非人君所為,於是便下旨廢除了太監。
如此一來,這宮中也就只有了宮廷女官,這些女官穿著漢式衣裳,她們大都留著中分無劉海的長直髮,側邊與頭頂髮絲在腦後盤簡約髮髻,稍微點綴幾個髮簪,其餘長髮披散在身後,在中間位置扎一下垂在背後。
因為皇上注重對不符合漢家習俗的禮儀進行了整治,多采用和恢復了唐宋以及明時的制度和習俗。在這宮中自然更是如此。也正因如此,曾國藩才會顯得有些緊張,生怕自己有什麼失禮之處,畢竟,即便是身為漢人他對於漢禮,也不是那麼瞭解,雖說知道,中華朝的禮制看似恢復了許多,但實則卻又能加以簡化,就像除大典場合外,一率廢除跪禮一般。
走在前面的女官步伐不大,走動間那儒裙長袖顯得極為飄逸,而曾國藩則垂首向前,他的眼睛盯著腳前兩尺左右的位置,數分鐘後,在走廊間,女官停住了腳步。然後他的耳中傳來了女官的溫綿的吳濃軟語。
“陛下,曾國藩覲見!”
正在看著張森提供的從北邊發回情報的朱宜鋒,聽曾國藩來了,他先是一愣,隨後才想到,昨天他就到了南京,然後即往宮裡遞了摺子,自己才會今天見他。
對於這個在中國近代名聲極高的名臣,朱宜鋒倒是頗感興趣,當初曾國藩歸順時,自己還曾猶豫過,畢竟這並不符合他在史上的所為,但同時又長鬆了一口氣,如此一來,自己到也不需要非殺他不可。
在其歸順之後,朱宜鋒一直在觀察著他,觀察著他在江西的所作所為。之前的舊事可以不加計較,但是在他歸順之後,必須要加以考察,還讓人滿意的是,曾國藩一如史上一般自剪羽翼,甚至都沒有等到自己主動提出,他便開始著手遣散團勇,再加上其把兄弟、兒子派往南京為質,這個人啊……果然是個忠臣!
心裡這般想著,朱宜鋒輕聲喝道。
“宣!”
今天起恢復兩更!(未完待續。。)
第461章 士仕(第二更)
第461章
“宣!”
儘管隔著門窗,曾國藩還是聽到了皇上,不,是陛下的聲音,與大清國稱“皇上”不同,在這裡稱要“陛下”,這是皇帝的傳統稱謂。
在女官的請聲中,曾國藩走進了御書房,他已經從九弟那裡知道今上與滿清的“皇上”,應該說是“酋首”喜在暖閣中見臣不同,陛下更喜歡在御書房接見臣下。
與滿清的“酋首”的書房不同,在進入御書房後,儘管垂著首,但曾國藩仍然立即看到兩側高聳至頂的書櫃。
作為人臣的曾國藩在進入御書房的瞬間,臣子的本能讓他在御案前數尺處,雙腿一軟,便跪了下去。
“臣曾國藩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對於曾國藩行著的大禮,朱宜鋒並沒有阻止,而是興致盎然的打量著曾國藩,儘管這些年早就習慣了見到史上的名臣、名人,對他們早就沒有了最初的激動,只是用一種平常心對待罷了,但是現在看著這位在近代極受推崇,後來又被打倒,在新世紀再受推崇的曾國藩現在居然就這麼跪在自己的面前,朱宜鋒的心底突然生出一種得意感。
既然你是名臣又能如何?不過也就是臣!最終還是要跪伏在朕的面前!
是了這就是做為帝王最大的好處。
當朱宜鋒在那裡浮想聯翩的時候,跪在地上的曾國藩,卻感覺到後背似乎冒出了冷汗,他能夠感受到陛下在打量的自己,他亦知道,這絕不是什麼下馬威,而是為人君者在量稱著臣下。在這一瞬間,他非但沒有感覺到任何委屈,反倒是長鬆了一口氣。
熟讀史書的他很清楚,為人君者對待他這種臣下,若是出門相迎,反倒會讓他惶恐不安,因為那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賞識,而另一種是安撫,賞識可得重用,至於安撫嘛!就有幾種理解了。
反倒是現在這種直接用人君看待臣下的眼光,更讓曾國藩心安,至少在這一刻,他知道自己在陛下的眼中是新朝之臣,而不是舊朝之臣,這意味著他已經不需要再為自己的身份而有任何擔心。
從現在起,自己就是中華朝的臣子了!
在心底釋然的時候,曾國藩又把頭叩到底,以最謙卑的姿態跪拜著皇上,等待著皇上開口平身。
注意觀察著曾國藩的朱宜鋒,注意到他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