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大哥,如果當初大哥沒有歸順朝廷的話,那麼現在,朝廷必發以重兵,平定江西,到那時,且不說江西全省生靈塗炭,就是那些兵勇,恐怕也沒有幾人善了。皇上仁義眾所皆知,可是,仁不**,皇上是不會濫殺兵勇,但若是如對待教匪一般,將其流放至非洲,到那時,豈不是誤人誤已!”

身在兵部之中,曾國荃自然知道一些府中之事,對於“教匪”的安置,看似仁義,未濫殺一人,可將其與家人流放至數萬裡之外,又豈是“仁義之舉”?

當然不是,但是朝廷需要用那些“教匪”充實海外殖民地,那殖民地之大相當於幾個中國,恐怕對於皇上來說,他更願意進攻江西,一來可以練兵,至於二嘛,則可以充實殖民地,如此一舉兩得之事,對於朝廷來說是好事。

而大哥的歸順卻讓江西免於兵火,令數萬兵勇得以安然返鄉。至於曾家,曾家同樣也保住了,如若大哥沒有歸順,現在對於曾家數百口人來說,要麼是死於亂兵,要麼就是被流放至數萬裡外的非洲,與野人為伴。

可以說,現在的這個結果對曾家來說,是最好的!

曾家保住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就連大哥,現在同樣也已經位極人臣。至於自己,將來只要有機會統兵,必然也可以光宗耀祖。可以說,皇上對曾家確實不薄。

“大哥,同治對大哥有知遇之恩不假,但同治,畢竟是滿人,大哥是漢人,我們曾家是漢人!漢人之臣理當忠於漢人之君!再則……”

看著大哥,曾國荃用沉穩的語氣說道。

“皇上待我們曾家可不薄!”

九弟的一句話,讓曾國藩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恐怕是誤會自己了。

或許歸順漢家朝廷,並不是心甘情願的選擇,但是曾國藩卻很清楚。這是對曾家最好的選擇,若非如此,自己當初又豈會那般的絕然?

“九弟,你見過皇上,皇上……”

看著九弟,曾國藩突然問道。

“以你看來皇上到底是何樣之君?”

“皇之聖明……”

思索片刻,曾國荃說道。

“縱是秦皇漢武亦無法與之相比,以小弟觀來,皇上確實是我漢人數百年未見之明君,中華朝能得皇上,實是得天之幸……”

最後曾國荃又特意說道。

“大哥,明天你不是要進宮嗎?到時候,大哥自然能見到皇上。”

收到,明天自己就要進宮去參見皇上,到時候,自然可以見上一見這位曾讓自己灰熘熘逃出湖南的皇上,可以看到這位僅僅只用數年時間便起於草莽之中,重挽漢家山河的皇上。

第二天一大早,曾國藩便早早的乘馬車趕到了皇宮,在中華牌坊前下了馬車,然後他便步行透過牌坊,儘管在牌坊前沒有“下馬石”,但這是規矩,有些規矩,即便是未“立”,那也是規矩。

在曾國藩剛過牌坊的時候,便看到一個人大步朝著自己走了過來,是郭嵩燾!

當初他離開了自己投奔了皇上,其這份眼光遠非自己所能相比,數年不見,相比過去郭嵩燾似乎更顯得神采煥發了,現在的他是文部尚書,也可以說是位極人臣,甚至在許多人看來,其可謂是深得皇上的信任,於外洋考察數年歸國後,立即委以重任,友人的神采煥發對照著自己日益衰瘦的身體,曾國藩更覺得昔日的幕僚,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氣勢向他壓來。他笑著打招唿:

“雲仙,近來可好?”

“未曾想滌生居然這麼快便到了南京,若是早知如此,小弟於碼頭迎接滌生兄,小弟未能前往迎接,還請兄切勿怪罪……”

郭嵩燾仍然是已往一樣的謙恭,而且態度也是極為誠懇的。

“雲仙,看你客氣的,接到皇命之後,兄那裡敢有絲毫停留,立即乘船趕到南京……”

曾國藩目視郭嵩燾,就在他說話的時候,只見又有一些湘籍的官員紛紛和他打著招唿,而身為左相的張亮基,更是親自迎接他,這倒是讓他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不過他卻不敢得意,而是變得更加謹慎。

新朝新制,不單單只是在官制上的變化,即便是在做皇宮之中也有著它的變化,這皇宮就是曾經的“偽天王府”,在漢軍克復南京後,天王府內有女官近三千人,漢王對於這些劫掠來的女官態度非常簡單發其路費,送其回家,不願回家者可於府中暫時留用,有上千名女官留了下來。

而她們的身份從王府的女官變成了現在宮中的女官,和宮女一樣,侍奉皇家之人,不過相比於北邊的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