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人群,馮一平問。
“應該接近70萬,”
“這麼多?”馮一平有些驚訝,但同時,他感覺有好像抓住了些什麼,“對了,多倫多人員分佈呢?主要是哪些人,華人多嗎,有多少?”
“英裔和法裔最多,都佔據了超過25的份額,其它歐裔佔了超過一成的比例,亞裔、非裔和阿拉伯,約佔了近一成,剩下的,都是混血,”看起來布坎南對這些資料非常清楚。
“多倫多華人總數有多少?”
“接近40萬!”
“我覺得,這是不是可以當一個突破口,”馮一平的那個想法清晰了些,“發揮我的優勢,多做一些宣傳,讓我的這些同胞們,首先支援我們的網站,是不是可以?”
布坎南站在那想了想,“至少,是值得努力的一個方向,”
“但是,這需要我們制定完整的行動方案,前期的宣傳,非常重要,”
“宣傳?剛剛不是有一家中文報紙希望給我做專訪?問問,是哪家報紙,”
“僑報,”很快,布坎南拿著手機說。
看他的樣子,好像有些不滿意的意思,“怎麼了,這份報紙是銷售不好,還是沒有在多倫多發行?”
“我就知道僑報肯定第一家來,因為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家左翼(親共)的報紙,報道中國內地的新聞最多,你這個內地首富一露面,他們肯定會馬上找上門來,”
“只是,僑報在紐約的發行量排在第三位,但在多倫多,它的發行量,連第三位也不是。”
“排第一的還是世界日報?”這家報紙,馮一平有影響,是美國華人看得最多的報紙。
“是,世界日報在多倫多的發行量,同樣也排在第一位,紐約和多倫多兩地,中文報紙發行量第二的是,星島日報,”
“那你聯絡吧,我會好好配合這兩家報紙,來做一個專訪,”
“忘了跟你說,”布坎南搖搖手機,“我們剛出來不久,世界日報和星島日報,也找到了公司,希望給你做專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