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儒教三千年父親的姐妹結婚之後,她們孩子的姓與自己的不同。因此稱他們為表兄弟或表姐妹。
麻煩的是母親姐妹的孩子。我的母親不姓陳,姓蘇。母親沒有姐妹,如果有,就要和蘇姓以外的人結婚。如果與姓陳的人結婚,那麼所生下的孩子也姓陳,和我的姓一樣。然而也應該稱他們為“表”。雖然是同姓,但也不能稱“堂”。
在中國,牌位被稱為“神主”。其中大多供奉的是五代之上(有的是七代之上)祖先的名字。供奉同樣祖先的兄弟姐妹為“堂”,其他則為“表”。
儒教極為重視對祖先的祭祀,因此在兄弟姐妹的稱呼上十分嚴格。雖然父方和母方的血緣關係分量相當,但是卻不允許稱呼上的混淆。
儒教雖說被傳入了日本,但是其中的祭祀部分卻被摒棄了。湯島聖堂及閒谷學校中雖供奉孔子,但也不過是一種禮儀。
從“おじ”、“おば”、“いとこ”上未加以區別,便可看出儒式的祭祀沒有傳入日本,並且在日本沒有同姓不嫁娶的傳統。
中國在法律上對同姓嫁娶未作出過限制。然而韓國在法律上嚴格限制同一籍貫同姓間的通婚。眾所周知,韓國姓氏的數量有限,尤其以金、李、樸為多。金與金之間不能通婚,自然會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同為金姓的人,如果籍貫不同便可通婚。戀愛之前必須先確定對方的姓氏和籍貫。
如果出現同姓同一籍貫的人相愛,該怎麼辦呢?現實中此類情況並不少見。這樣的戀人即便結了婚,女方也不能上戶口。據說在韓國像這樣不能上戶口的未婚母親和單親孩子很多。
由此可見,儒教在傳入朝鮮時是完整存在的,但向日本傳入時,其中的祭祀部分便被摒除了,只吸收了其中的倫理、學問和教養。因此,關於日本的儒教是否為本來的儒教這一問題便很值得討論了。
儒中的儒批判(1)
有段時間掀起了一股“儒教圈繁榮論”的熱潮。觀察一下那時的世界就不難發現,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穩定、秩序良好的國家都在儒教圈範圍內。如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儒教在一百年前曾被批判為阻礙了近代化的發展,而現在卻在近代化的成功發展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四小龍,還有日本這個領頭雁走在前面。因此,所謂的儒教圈繁榮論中,日本也位列其中。然而從儒教的滲透力來講,日本遠不及韓國。
在前章曾論述過,日本主要是吸取了儒教中關於教養的內容,因此從儒教的滲透程度來講,不能與韓國同日而語。儒教自傳入新加坡到現在已過了三四代。若干年前,新加坡政府曾號召過開展“重新審視儒教”的運動。
新加坡由於在吸收歐美思想時,導致放任自流的自由主義,尤其是青少年行為*。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惡化,新加坡政府便採取了一定措施。這也說明了儒在新加坡的滲透較淺。
一隻領頭雁和四小龍,雖然同屬於“儒教”圈內,但是儒教在各地區?
110儒教三千年所佔的分量並不相同,因此各自受影響程度也不同,所以不能將儒教作為促進近代化的唯一關鍵因素,稱其為關鍵因素之一較為穩妥。
我去臺灣遊玩時,會見了*先生,談到了“儒教圈繁榮論”這一話題。*先生講道,四小龍的共同之處除受儒教影響之外,都有過殖民地的經歷。我對此表示贊成。在殖民地,異質文化會強制性進入,而不是兩種文化握手言和。並且異質文化粗暴闖入後,經過多年便會盤踞於此。雖然當地居民擁有本地文化,但同時也不得不接受另一種文化。
臺灣在被作為日本殖民地時,日本人在那裡保持著和在日本同樣的生活方式。而土著的臺灣人民卻不能繼續保持之前的生活方式,他們從上小學起就必須接受日本的教育。大部分臺灣兒童在上小學前不會講日語。臺灣人將小學稱為“公學校”,而住在臺灣的日本人稱“小學校”,他們使用自己的語言,接受教育。臺灣兒童在滿六歲後就不得不成為兩種語言的生活者(bilingual)。然而使用兩種語言的一個優點便是可以接受兩種文化。有人成為漂流在兩種文化間的不幸者,也有人發揮了這種長處。比如,在看待問題時,可以用雙重視點來觀察。無論如何,站在A和A'兩種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要比站在一個視點上能夠獲得更多的資訊,選擇性就越大,得出的判斷也更為正確。從經歷過複合文化的角度來看,四小龍中韓國和臺灣較為相似,香港和新加坡略有差異。韓國和臺灣的居民在本土有著較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