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包括詩賦、經義和策(策論)。經義題目從四書五經範圍內選取。策論也必須以儒家經典為基礎展開。唐代有試帖,其形式為翻開一頁經書,只給考生看其中一行,其餘部分均被遮蓋,在出示給考生的一行中還有三個字被遮住,要求考生填空。策論也是要求引用儒家經典,因此考生必須通曉四書五經。
全體國民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但有志者必須學習四書五經。於是儒教便為受試所用。
此後,儒教大部分理想便被功利沖淡了。原來提倡掌握各個學科門類的理想也徹底崩潰。六藝中的射與御被從主流中分離出來,逐漸也不存在了。為了應付考試,考生們根本無暇涉及弓馬。科舉考試時要求筆答經義,謂之“墨義”,於是他們便苦練書法。“數”曾被歸為“明算科”,但由於不是主流進士科考的科目,因此無人對此深入研究。科舉時代,不知有多少理數人才被埋沒了。
多才多藝之人,雖然最符合儒學理想,但要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可以說難上加難。
有一個詞語——“登龍門”。所謂龍門,是地名,各地都有,但以洛陽近郊的石窟寺群及白居易(772—846)墓前的龍門最為著名。“登龍門”中所說的龍門,位於山西省和陝西省之間的黃河段上,該處水流湍急,形成三段依次降落下來的瀑布,當時的人們看到那種景象,便聯想到了科舉考試。因為科舉考試分為鄉試、省試、殿試三個階段,必須依次透過了各階段的考核後方可進入下一階段的選拔。相傳有“鯉魚躍龍門”一說,是指普普通通的鯉魚在成功跳過三段瀑布後就會化身為“龍”。因此普通人進入高升之路,也被比喻成鯉魚化身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