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不到三百人,他便若有所思地說道:“朔方諸軍軍中如今所擁馬匹只有四千餘,經略軍雖馬匹最多,也不過三千,相比河西擁馬近兩萬,隴右則是近一萬兩千匹,都大有不足。今日閱軍,果然騎兵太少了。”
此話一出,來聖嚴便嘆氣道:“大帥所言正是,而其中緣由,在於陛下嚴令突厥互市馬匹要控制在一定數量之內。而朔方之前未曾推行茶馬互市,一直都是絹馬互市。絹帛難得,每年若是輸入朔方市馬的絹帛太多,則朝中負擔乏力。而且,朔方之地並不同於河西以及隴右,雜居的胡人更多,當年便有康待賓之亂,胡人為求重利,往往都抬高馬價,再加上河隴之地,吐蕃馬居多,而突厥以及雜胡自恃馬力強於吐蕃,故而常常要價比吐蕃馬高兩成,這就更不敢多收了。但現在最大的問題卻是,突厥剛剛經歷內亂,如今登利可汗與二殺爭權,都忙著積蓄實力,卻無力與我市馬。”
這是很中肯的解說,其他人也沒有什麼補充,杜士儀聞言頓時微微頷首。想到自己如今在突厥那邊正好掩有一片巨大的飛地,最不缺的就是馬匹,而在中原,自己最不缺的就是茶葉和銀錢,他便若有所思地說:“河隴,雲州、幽燕,如今都在以茶市馬,西受降城互市,何妨如此辦理?至於使突厥市馬之事,我當上書陛下,遣使去突厥,以利激其送良馬前來。”
杜士儀既然如此說,眾人自然為之大喜,至於是否能夠做得到,那就是各自放在心裡不提了。須臾便到了演習弓馬騎射的環節,只見各軍之中各出驍勇,約摸幾十騎人出列,須臾便一個個馳射箭靶,但只聽破空聲不斷,一支支長箭橫過百多步距離,穩穩落在了箭靶之上,其中不乏直中紅心者。而固定靶之後,卻又是一匹匹馬上扎著草人奔行,每個下場將卒策馬相隔至少五十步遠,人各十支箭,以最終馬上草人上所中箭支多寡取勝。
杜士儀居高臨下看著諸軍爭勝,不禁歎為觀止,而這時候,靈州錄事參軍吳博卻煞風景地說道:“大帥贊這些驍勇弓馬出眾固然不假,可這樣的演練,每歲折損馬匹卻也不在少數。朔方之地胡人太多,賦役常常難以徵收到位,而且大小騷動很不少。一貫的規矩是小亂子就不上奏,否則朔方成天告警,政事堂的相國們可就要一日數驚了,如此一來,剛剛來判官所言固然極是,卻還有一條沒說,朔方的戰馬,折損率很不孝!”
幾乎是印證了他這話一般,就只聽一聲淒厲的馬嘶,杜士儀循聲望去,就只見一箭誤傷那身負草人的馬匹。那匹戰馬在慘嘶之後頹然倒地,中箭之處正在馬頸,顯然就是立刻急救,那匹戰馬也已經回天乏術了。
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能夠上場參與****弓馬的,都是朔方經略軍中精銳中的精銳,弓馬嫻熟自不在話下,可是錄事參軍吳博剛一說朔方戰馬折損率太高,這下頭就應景似的被人射死了一匹馬,一旁身兼經略軍使的朔方節度副使李佺固然面色不好看,正將曹相東以及兩名副將謝智和陳永也同樣有些尷尬。不等杜士儀發話,楊雲德便喚了一名親兵前去詢問,很快那親兵便快步回來,到曹相東身邊低聲言語了一句。
“是郭先鋒使麾下一隊正。”
聽到是郭先鋒使,一旁耳尖的副將謝智便挑了挑眉:“哪個郭先鋒使?是承蒙大帥一言方才復任先鋒使的郭子儀?”
謝智這聲音很不小,杜士儀也清清楚楚聽見了,卻依舊不動聲色。那親兵未曾想主將未曾發話,謝智卻搶過了話頭,一時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僵立在那兒大是為難。到最後見從上到下的文武全都把目光投到了自己身上,他方才硬著頭皮答道:“正是郭子儀郭先鋒使。”
聽到正是郭子儀,謝智不禁有意睨視了杜士儀一眼,見其竟是對自己微微一笑,猝不及防之下,本來還打算刺上兩句的他突然覺得心下有些涼意,這才想起剛剛被判了流刑三千里的前任朔方節度掌書記葉文鈞。再聯想到杜士儀在隴右時,幾乎把郭知運那一支嫡系連根拔起的狠辣手段,他頓時有點吃不準自己若是當面衝突,會不會在不久之後遭到同樣下場。一時間,他只覺得到了喉嚨口的話又噎了回去,竟是暫且沒吭聲。
謝智這個突然挑起事端的人固然都不言語了,其他人就更不會貿貿然去接話茬,就只聽四周圍鴉雀無聲,彷彿和下頭仍在喧譁的弓馬****場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一陣陣的吶喊聲不絕於耳。杜士儀見誰都不說話,以至於起頭那親兵竟是如“站”針氈,他這才笑了一聲。
“等到****完了之後,把那一箭射殺了戰馬的隊正給我帶上來,連同他那位主將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