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和寶玉回大觀園的時候已經將近三更。
賈母對探春的提議什麼表示都沒有,手指在案几上敲了幾下,鴛鴦就進來了,請賈母休息:“太晚了。明兒還有一堆的事情呢。”
探春想了想,又提了另一個請求:今年過年應酬的時候,她想去見見南安太妃。
賈母只微微遲疑一瞬,便立即答應了下來,還令寶玉到時候一起跟著去。
探春明白過來,賈母只是礙於自己的身份,不能對她提出的那個建議作出肯定的答覆。其實,她是默許了的。
寶玉陪著探春在路上慢慢地走,想一想,勸慰探春:“老祖宗只是一時想不通。其實想一想,從大義上說,那一位是謀逆圈禁的,本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了,咱們家既然食當今之俸,自然就應該好好地替當今做事。這是最平常的道理。”
探春回眸看他一笑:“二哥哥,誰能像你這樣通透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世上有的是吃裡扒外的人,還標榜自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其實不過是自私自利的小人罷了。”
寶玉面紅耳赤。
賈家的這群人,又有誰不是這樣想的呢?
探春抬頭看路,口中輕輕笑道:“二哥哥,老祖宗已經答應了的。不然,怎麼會許你我出去走動?”
南安太妃那邊……
寶玉恍然大悟:“如今的這位南安公,當年乃是當今的伴讀……”
翌日早起,賈母倦怠,王夫人等嚇得趕緊又請太醫,太醫覺得太正常了:“太夫人神思損耗,傷心過度,還是請寬解著些。畢竟人死不能復生。”
王夫人聽得直皺眉。
不過是個隔房的侄兒,又已經二十多年沒見過面的,有什麼可傷心過度的?
賈母含笑點頭:“是,多謝太醫了。”
賈璉寶玉忙領了太醫出去。邢、王等上前勸慰,王熙鳳一邊拭淚一邊坐到賈母身邊:“老祖宗,你可好好的,別再嚇唬我們了!我剛才在那邊,珍大嫂子聽見您又不自在,腿一軟差點兒倒在地上起不來。”
賈母拍拍她,沉默一會兒,道:“昨兒你三妹妹來瞧我,說看著東府裡你珍大嫂子忙得腳打後腦勺。她那兒媳婦新娶不久,拿不起來。如今這邊可以讓你珠大嫂子和三妹妹照看,你分些神,去幫幫東府。”
王熙鳳剛跟探春聊完,對於攙和別人家的事情,多少有些牴觸,微微一滯,方陪笑道:“上回先蓉兒媳婦沒了,我去幫忙,乃是因為大嫂子病了。如今她好好的,我還過去伸手,是不是有些兒……”
賈母笑了起來,眾人雖然不知道賈母笑什麼,但還是都跟著陪笑。
賈母便道:“你這孩子如今也太謹慎了。璉兒跟珍兒自**好,你和你珍大嫂子也一直和睦。上日你的生辰還是她操辦的,如今你去幫她的忙,又不是奪她的風頭,有什麼可多想的?去吧,就說我疼惜她累得慌。外頭的事情她自己料理,你幫著她照看一下府裡,看個傢什麼的。如今咱們家這事情又多又亂,還是自己家人幫忙更放心。”
王熙鳳這才醒轉過來。
尤氏的確有些忙不過來,府裡沒人看著,所以正在那裡打算著把尤老孃接過來幫忙看家。賈母這是聽見了風聲,卻不肯讓外人這個時候來攙和府裡的喪事。
也是,賈敬這件事出的太蹊蹺了。闔府上下都在瞎猜。尤氏一向都是個不太管得住下人的主子,這時候雙王之爭剛剛過去,賈府眾主子在外頭走路都屏著氣,難道還讓這些下人在這個時候闖禍罷?
王熙鳳點了頭。
邢夫人和王夫人也明白了一些,忙帶著王熙鳳過去,把賈母的話說了,又道:“老太太說,她就夠傷心的了,你和珍兒自然更甚。眼看著又是年底,你們這邊還得祭拜祖宗,七事八事的,又難過又勞碌,怕你累病了。所以讓鳳丫頭過來幫你看著些家,禁約一下子下人,你來家也有口熱的吃。”
尤氏感念不已,掉著淚給邢、王行禮,道:“多謝老祖宗、二位嬸子疼我。等家裡忙完了,我一定去那邊好好給老祖宗磕幾個頭。”
王熙鳳坐鎮寧國府,卻也不像秦氏治喪時那樣大權獨攬、橫行霸道。只是她餘威尚在,幾乎是往那裡一坐不說話,下人們便連走路都輕了三分快了一倍。尤氏心裡又妒忌又好笑,背了人調侃鳳姐兒:“我倒也不必勞你做什麼,只要在我這上房喝茶就行,且充個鎮山的神獸吧!”王熙鳳心裡自然是有一部書能調侃回去,只是現在家裡辦著喪事,尤氏這十來天又累得脫了相,她也心軟,笑嘻嘻地就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