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各式各樣。
因為製作簡單,成本大大降低,賣的也就便宜,五個錢就能買一個活靈活現的面具回去,便是城西這些過慣了苦日子的老百姓也覺得值。
這又一次證實了一個真理,無論什麼時候,女人跟孩子的錢都是最好賺的,尤其孩子,大人再苦也不願意苦孩子,有限的條件下買個玩意兒能博孩子一笑,也算苦日子裡的一點兒慰籍。
所以,城西的市集裡總少不了賣小孩子玩意兒的。
面具熱銷之後,引來了許多走街串巷的貨郎,陶陶乾脆搞起了批發,三文錢一個批給這些貨郎,一來二去的倒開闢了一條新銷路。
找來的人越來越多,陶陶就跟大栓一商量,找了幾個小子過來幫忙,城西這個地方都是外地逃荒的窮人,像大虎二虎這樣的小子有的是,給不給工錢無妨,只管飯就成。
有句話叫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這麼大年紀正是能吃的時候,日子富餘的自然不把吃飯當回事兒,可對於窮人來說,能填飽肚子並不容易,故此,打零工的勞力有的是,不用招呼,陶陶一開口,柳大娘就找了好幾個來,都是旁邊大雜院的孩子,加上柳家的大虎二虎,兩天過來就會了。
陶陶跟大栓得以騰出身子來研究新的東西,陶陶畫,大栓做泥胎,先頭做的是大肚子娃娃,賣的一般。
陶陶正發愁呢,聽見來進貨的貨郎說起朝廷大考的事兒,陶陶眼前一亮,心說自己怎麼忘了這些人了。
朝堂大考可比高考都隆重,古代能讀書的,家境就沒有太差的,飯都吃不飽,根本沒閒錢上學,讀書在古代是極奢侈的,大多老百姓都是大字也不識,寒門說的可不是老百姓,老百姓是賤民,是草芥,連讀書的資格都沒有,所以這些讀書人的錢不賺白不賺。
至於怎麼賺?卻要好好想想,陶陶想了一晚上,想到了一個簡單的,讓大栓做了文殊菩薩,文昌帝君,魁星跟孔子的陶像,特意下了大本兒上了彩釉燒出來,大栓的手藝沒的說,成品極精緻漂亮。
再授意貨郎散出話兒去,說只要買了陶記得陶像家去日夜上香,保準能金榜題名,陶像還沒做成,京城裡已經傳的沸沸揚揚,許多讀書人拐彎抹角的掃聽著跑來廟兒衚衕來買陶像。
陶陶讓大虎在院子外頭豎了個牌子說,斗大的幾個字,陶像已售賣一空,再掃聽就說燒製這樣的陶像頗費工夫,至少要三個月云云。
中國人買東西的心態古今皆同,一是扎堆湊熱鬧,二是買高不買低,越是買不著越要變著法兒要買到手,如此便炒高了價格,最後她手裡的陶像賣到了一兩銀子一個。
一見這個賺錢,哪些貨郎便讓陶陶再多做些,說一百個陶像實在不夠賣,陶陶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明兒就大考了,這錢是抄上的,等過後瞧吧,大街小巷不定多少賣陶像的呢,到那時誰還花一兩銀子買這個,除非腦抽了嗎。
再說,信這些子虛烏有的舉子,都是那些心裡沒底的草包,真是才高八斗,滿腹經綸,能成大氣候的,斷不會相信一個啞巴陶像,不管怎麼說是賺了。
轉天早上陶陶正在屋子裡算賬數銀子,除去成本,這一筆買賣就賺了四十兩銀子,自己跟大栓對半分了,還能落下二十兩,這可比前頭賣面具賺多了。
雖說這是一錘子買賣,到底挖到了第一桶金,這些銀子加上陶大妮留給自己的,可以好好琢磨琢磨是不是開個店,弄個前店後廠,以後也就不愁銷路了,自己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老闆,等有了些家底兒,自己還可以去江南走走,若是能倒騰點兒南北貨,應該是個賺錢的營生。
如果一切順利,自己這買賣就做大了。
陶陶正美滋滋的想著自己的大買賣呢,就聽外頭柳大娘叫她,聲兒有些不對,極為驚怕:“二妮兒你快出來,官府的差爺來了,要拿了大栓去問罪呢。”
陶陶一驚,飛快把銀子包起來塞到牆洞裡,這是她前幾天想到的招兒,沒保險櫃只能挖牆洞了。
藏好了銀子,跳下地跑了出去,見幾個衙差橫眉立目閻王一樣,大栓已經上了枷鎖,跪在地上,七尺的漢子,哆嗦成了一個,可見心裡有多恐懼。
柳大娘渾身直哆嗦,緊著拉陶陶,話都說不出來一句。
陶陶知道她怕,拍了拍她安慰:“大娘別怕,有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