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的暖閣書房中坐著三個人,除了萬曆,就是譚綸和徐澤民。
譚綸是兵部尚書,徐澤民是戶部侍郎,這兩人一人是兵部一把手,一人是戶部二把手,都是位置險要的部門。
徐澤民要比譚綸緊張和激動許多,半個屁股挨著椅子,身體不敢隨意亂動,腦袋低低的垂下,等候著萬曆的垂詢。
書房奏對,光宗耀祖。
譚綸要好上一些,這也不是他第一次被萬曆單獨召見了。
萬曆坐在書桌後,翻看著譚綸和徐澤民送過來的文書資料,以及徐澤民的《隆慶開海事由疏》。
和其他的那些腐儒不同,徐澤民的奏疏中沒有那些之乎者也的酸臭文章,奏疏中分列資料,講究證據,條例清晰,看起來通俗易懂。
著重寫了當時開海之前福建的種種情況,以及開海時的準備工作,和開海之後的變化。
洋洋灑灑,足有好幾萬字。
萬曆捧著這份奏疏,皺著眉頭認真的看著。越看越覺得這個徐澤民是個幹實事的官員,是個有能力的官員。
書房中寂靜無聲,能聽見的只有呼吸。
張鯨替代了孫海的位置侍立在萬曆旁邊,他看了一眼站在萬曆另一側的客用,眼睛中閃過一道光。
“徐愛卿這道奏疏有理有據,朕看完之後,對隆慶開關也有了詳細的瞭解,當年隆慶開關,愛卿有功啊!”
放下手中的奏疏,萬曆看向徐澤民,笑著誇讚。
徐澤民被萬曆的誇讚搞得受寵若驚,誠惶誠恐,急忙站起身來,朝著萬曆行禮,“這是臣的分內之事,臣不敢居功!”
“是你的功勞就是你的功勞,朕會永遠記得,你當年作為福建巡撫,能為福建百姓謀得福祉,那就是一個好官,對於好官,朕是不會吝嗇賞賜的!”萬曆誇讚道。
能得到皇帝的首肯,那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徐澤民被萬曆這短短的幾句話說的心潮澎湃,當下就要行大禮。
萬曆擺著手,道:“愛卿平身吧,就不用行禮了!”
徐澤民心情激盪的又坐了下來。
“回稟陛下,臣以為,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倭寇不會無緣無故的騷亂海疆,無非就是有利可圖,我朝之瓷器、絲綢等物都是價值千金的東西,財帛動人心,有利可圖,他們就會以身試險。
故此,臣以為,堵不如疏,給他們開一個口子,然後以利相誘,將他們歸攏在朝廷的管理之下,以此來消弭倭寇之禍!”徐澤民洋洋灑灑的說道。
萬曆認真的聽著徐澤民的話,敏銳的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徐澤民關於開海的看法,與萬曆不同,側重點並不在獲利多少,而是在消弭倭寇上。
就好像開海最主要的目的是消滅倭寇,而不是為朝廷賺錢。
這可不行。
“愛卿所言極是,不過,開海確實能為朝廷帶來海量的稅收,這點毋庸置疑,若是如此的話,倒是可以將此事當成一個正事來做!”萬曆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徐澤民之前倒是沒往這方面想過,最初的原因,就是想透過開海來消弭倭寇。
萬曆說的這些也很正確,加上徐澤民又有這方面的想法,舉一反三之下,很快轉變了這方面的想法。
坐在一旁的譚綸時不時也給出自己的看法,君臣三人其樂融融。
事了之時,萬曆又給他們兩人下了一個不是命令的命令,研究一下洪武年間的海禁、永樂年間的下西洋以及兩宋之時的市舶司,再將其與隆慶開關作個對比,都有哪些不同。
這算不上什麼大事,也不是什麼正事,對朝政幾乎沒有什麼影響,萬曆也只是以感興趣為由,所以譚綸和徐澤民兩人並不抗拒。
兩人告退之後,萬曆倍感輕鬆。
譚綸和徐澤民之前並不相識,幾乎沒有交情,萬曆透過“開海之事”將他們聯絡在一起,讓他們二人產生一定的關係。
現在又讓他們兩個研究這些東西,加上他們兩人之前都和這事有關,天然上有著親近關係。研究這些東西,兩人少不得要私下裡多走動走動,這樣一來,兩人的關係就會越來越近。
萬曆以開海為餌,可以頻繁的召見他們,潛移默化之下,也能影響到他們,當量變足夠時,質變就產生了,那個時候,萬曆就可以拋開開海,轉為其他事,更上一層樓。
想要利用某人,要從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