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還惟恐他們不來。如今劉備有英雄之名,因走投無路前來投靠,而您卻殺掉他,這將會使您得到謀害賢才的惡名。果真如此,有才智的人士將各自疑慮,改變心意,另選主人,您還去和誰一起平定天下!因除去一個人的禍患,而失去天下人的期望,這是關係今後安危的關鍵,您不可不仔細考慮。”曹操笑著說:“你分析得很對。”於是撥給劉備一些軍隊,供應糧草,讓他往東到小沛一帶,集合被擊潰的殘部,與呂布對抗。
初,備在豫州,舉陳郡袁渙為茂才。渙為呂布所留,布欲使渙作書罵辱備,渙不可,再三強之,不許。布大怒,以兵脅渙曰:“為之則生,不為則死!”渙顏色不變,笑而應之曰:“渙聞唯德可以辱人,不聞以罵!使彼固君子邪,且不恥將軍之言;彼誠小人邪,將復將軍之意,則辱在此不在於彼。且渙他日之事劉將軍,猶今日之事將軍也,如一旦去此,復罵將軍,可乎?”布慚而止。
當初,劉備在豫州,曾推舉陳郡人袁渙為茂才。袁渙被呂布扣留,呂布想要袁渙寫一封信辱罵劉備,袁渙不答應,呂布再三強迫,仍被袁渙拒絕。呂布大怒,用劍威脅袁渙說:“你寫了這封信,就可以活;不寫,就得死!”袁渙面不改色,笑著回答說:“我聽說只有道德可以使人感到羞恥,沒聽說用詬罵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假如劉備是個君子,他不會以將軍的詬罵為恥;假如他真是小人,就將回罵將軍,則受到羞辱的是將軍,而不是他。而且,我當初跟隨劉備,猶如今天跟隨將軍,如果有一天我離開這裡,再為別人寫信罵將軍,難道可以嗎?”呂布感到慚愧,於是作罷。
'16'張濟自關中引兵入荊州界,攻穰城,為流矢所中死。荊州官屬皆賀,劉表曰:“濟以窮來,主人無禮,至於交鋒,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賀也。”使人納其眾;眾聞之喜,皆歸心焉。濟族子建忠將軍繡代領其眾,屯宛。
'16'張濟從關中率軍進入荊州地界,攻穰城,被流箭射中而死。荊州官員都向荊州牧劉表祝賀。劉表說:“張濟因窮途潦倒而來,我作為主人,未盡到禮節,竟導致雙方交鋒,這並非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哀悼,不接受祝賀。”他派人去收容張濟的部隊,張濟部下知道後大喜,全都誠心歸附。張濟的族侄、建忠將軍張繡接管部隊,駐守宛城。
初,帝既出長安,宣威將軍賈詡上還印綬,往依段煨於華陰。詡素知名,為煨軍所望,煨禮奉甚備。詡潛謀歸張繡,或曰:“煨待君厚矣,君去安之!”詡曰:“煨性多疑,有忌詡意,禮雖厚,不可恃久,將為所圖。我去必喜,又望吾結大援於外,必厚吾妻子;繡無謀主,亦願得詡:則家與身必俱全穎。”詡遂往,繡執子孫禮,煨果善視其家。詡說繡附於劉表,鄉從之。詡往見表,表以客禮待之。詡曰:“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當初,獻帝離開長安後,宣威將軍機詡就交回印綬,到華陰去投靠段煨。賈詡素有名望,段煨軍中將士很仰慕他,段煨對他禮遇十分周到。賈詡暗中笄投奔張繡,有人對他說:“段煨待您這麼優厚,您還要到哪裡去?”賈詡說:“段煨性情多疑,有嫉妒我在軍中的威望的意思,雖然現在禮遇周到。但不能長久依賴,將來會有殺身之禍。我離開後,他一定很高興,又希望我在外給他爭取強援,必然會優待我的妻子兒女。張繡軍中沒有謀士,也願意得到我,這樣,我與家眷就必定都可以保全了。”賈詡就前往張繡軍中,張繡對他十分敬重,以晚輩自居。段煨也果然對賈詡的家眷十分優待。賈詡勸說張繡依附劉表,張繡同意。賈詡去見劉表,劉表用賓客的禮節招待他。賈詡與劉表接觸後,說:“劉表在天下太平時,是擔任三分的人才。但他看不清亂世的變化,又為人多疑,缺乏決斷,不會有所作為!”
劉表愛民養士,從容自保,境內無事,關西、兗、豫學士歸之者以千數。表乃起立學校,講明經術,命故雅樂郎河南杜作雅樂。樂備,表欲庭觀之。曰:“今將軍號不為天子,合樂而庭作之,無乃不可乎!”表乃止。
劉表在荊州愛護百姓,優待士大夫,和平自保,荊州境內安寧無事,百姓生活安定。函谷關以西、兗州、豫州的學者,來投奔劉表的數以千計。於是劉表建立學府,用以講授儒家經典。他命令前宮廷雅樂郎、河南人杜製作雅樂。製作完畢後,劉表想在庭中觀看演奏。杜說:“如今將軍在名義上不是天子,卻設定雅樂當庭雅樂,恐怕不可以吧!”劉表於是打消此意。
平原禰衡,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孔融薦之於曹操。衡罵辱操,操怒,謂融曰:“禰衡豎子,孤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