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的奏章,各自議論朝政的得失。明帝觀看奏章,深自責備,便將這些奏章向百官公佈,並下詔說:“群臣指摘之事,都是朕的過錯。人民冤屈不能申雪,貪官汙吏不能查禁,卻輕率地使用民力,營建宮室,開支與徵稅無節制,而且喜怒無常。回顧古人的鑑戒,十分恐懼,只怕朕品德寡薄,日久生怠!”
'8'北匈奴雖遣使入貢,而寇鈔不息,邊城晝閉。帝議遣使報其使者,鄭眾上疏諫曰:“臣聞北單于所以要致漢使者,欲以離南單于之眾,堅三十六國之心也;又當揚漢和親,誇示鄰敵,令西域欲歸化者局足狐疑,懷士之人絕望中國耳。漢使既到,便偃蹇自信;苦復遣之,虜必自謂得謀,其群臣駁議者不敢復言。如是,南庭動搖,烏桓有離心矣。南單于久居漢地,具知形勢,萬分離析,旋為邊害。今幸有度遼之眾揚威北垂,雖勿報答,不敢為患。”帝不從。復遣眾往,眾因上言:“臣前奉使,不為匈奴拜,單于恚恨,遣兵圍臣;今復銜命,必見陵折,臣誠不忍持大漢節對氈裘獨拜。如令匈奴遂能服臣,將有損大漢之強。”帝不聽。眾不得已,既行,在路連上書固爭之;詔切責眾,追還,系廷尉,會赦,歸家。其後帝見匈奴來者,聞眾與單于爭禮之狀,乃復召眾為軍司馬。
'8'北匈奴雖然派使者入朝進貢,但侵掠不斷,致使邊疆城鎮白日關閉城門。明帝同群臣商議,打算派遣使者回報匈奴來使。鄭眾上書勸諫道:“我聽說,北匈奴單于所以要挾漢朝派出使者,目的是想離散南匈奴單于的部眾,堅定西域三十六國對北匈奴的效忠之心。他還將吹噓已同漢朝和解通好,向鄰近敵國誇耀,使西域那些打算歸附漢朝的國家畏縮猜疑,使流亡在外懷念故土的人對漢朝絕望。漢朝使者到過北匈奴以後,單于便已十分傲慢自負,如果再派使者,他一定會自以為得計,而北匈奴群臣中反對與漢朝為敵的人也不敢再說話了。這樣,南匈奴王庭便會發生動搖,烏桓也將與我們離心離德。南匈奴單于長期居住在中國內地,對我方的情況與地形一一知曉,萬一同漢朝分裂,即刻便成為邊境的禍患。如今,幸而有度遼營的大軍在北疆揚威鎮守,即便我們不派使者回報北匈奴,他們也不敢作亂。”明帝不接受鄭眾的勸諫,再次派他做使者前往北匈奴。於是鄭眾上書說:“我前次奉命出使北匈奴時,因不肯行叩拜之禮,單于十分憤恨,曾派兵把我圍困起來。如今我再次領命前往,定會遭到凌辱,我實在不願自己手持大漢的符節,對著毛氈皮衣獨拜。而如果我迫於形勢向匈奴屈服,則將有損於漢朝的國威。”明帝不聽鄭眾的勸諫,鄭眾不得已而動身。出發後,他在路上接連上書力爭,堅持自己的主張。於是明帝下詔嚴厲責備鄭眾,將他追回,囚禁於廷尉監獄。適逢赦免,他便回到家鄉。後來,明帝會見北匈奴的來客,聽到鄭眾與單于因禮儀相爭的情況,便再次徵召鄭眾,任命為軍司馬。
九年(丙寅、66)
九年(丙寅,公元66年)
'1'夏,四月,甲辰,詔司隸校尉、部刺史歲上墨綬長吏視事三歲已上、治狀尤異者各一人與計偕上,及尤不治者亦以聞。
'1'夏季,四月甲辰(疑誤),明帝下詔命令司隸校尉、部刺史:每年各從任職三年以上、考績最優異的縣令以下官員中選拔一人上報,讓此人隨同呈送年終考績的官員進京。對於考績最劣者,也要上報朝廷。
'2'是歲,大有年。
'2'本年,糧食大豐收。
'3'賜皇子恭號曰靈壽王,黨號曰重熹王,未有國邑。
'3'明帝將皇子劉恭賜號為靈壽王,皇子劉黨賜號為重熹王,都沒有封國。
'4'帝崇尚儒學,自皇太子諸王侯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孫,莫不受經。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立學於南宮,號“國姓小侯”。置《五經》師,搜選高能以授其業。自期門、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經》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學。
'4'明帝尊崇儒學,上自太子、諸王、侯爵,下至高官的子弟、功臣的子孫,無人不學習儒家經典。明帝還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的兒子們在南宮設立學校,這些學生號稱“四姓小侯”。明帝給他們安排講解儒家《五經》的老師,尋找選拔學問高超的賢才授課。即便是期門、羽林等禁衛武官,也都命令通曉《孝經》章句的含義。匈奴也派出貴族子弟到漢朝學習。
'5'廣陵王荊復呼相工謂曰:“我貌類先帝,先帝三十得天下,我今亦三十,可起兵未?”相者詣吏告之,荊惶恐,自繫獄,帝加恩,不考極其事,詔不得臣屬吏民,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