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跟他非常親近,曾感嘆道“這樣一個人實在難得,是上天恩賜給我的。”趙彥深名叫趙隱,通常用表字。
'9'東魏丞相歡令阿至羅逼魏秦州刺史万俟普,歡以眾應之。
'9'東魏丞相高歡命令阿至羅進逼西魏的秦州刺史万俟普,高歡本人又率領了大隊人馬策應阿至羅。
'10'三月,戊申,丹楊陶弘景卒。弘景博學多藝能,好養生之術。仕齊為奉朝請,棄官,隱居茅山。上早與之遊,及即位,恩禮甚篤,每得其書,焚香虔受。屢以手敕招之,弘景不出。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先諮之,月中嘗有數信,時人謂之“山中宰相”。將沒,為詩曰:“夷甫任散誕,平叔坐論空。豈悟昭陽殿,遂作單于宮!”時士大夫競談玄理,不習武事,故弘景詩及之。
'10'三月,戊申(初七),梁朝的丹陽人陶弘景去世。陶弘景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對養生術有特殊的興趣。他在南齊擔任過奉朝請的官職,後來又主動放棄,在茅山隱居起來。梁武帝早年曾經和他一同遊處,等到登上皇位以後,總是給予他很不尋常的恩惠與禮遇,每次收到他的信,都要點上香後才虔誠地閱讀。梁武帝多次親自寫信邀請陶弘景到朝廷做官,陶弘景始終沒有出山。每當國家出現吉祥或不祥的徵兆的時候,或有出征、討伐這樣大事的時候,梁武帝必定要先向他諮詢,有時一個月裡面兩人要通好幾封信,當時的人們稱他是“山中宰相”。陶弘景去世之前,寫了這樣一首詩:“王衍任情放誕,何晏議論虛空。豈能想到昭陽殿,竟然作了單于宮。”那個時代,大小官員都競相談論玄理,不願意學習練兵打仗方面的東西,所以陶弘景寫詩用魏晉時期的事情來影射梁朝。
'11'甲寅,東魏以華山王鷙為大司馬。
'11'甲寅(十三日),東魏任命華山王元鷙為大司馬。
'12'魏以涼州刺史李叔仁為司徒,万俟洛為太宰。
'12'西魏任命涼州史李叔仁為司徒,万俟洛為太宰。
'13'夏,四月,乙未,以驃騎大將軍、開府同三司之儀元法僧為太尉。
'13'夏季,四月,乙未(二十五日),梁朝任命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之儀元法僧為太尉。'14'尚書右丞考城江子四上封事,極言政治得失,五月,癸卯,詔曰:“古人有言,‘屋漏在上,知之在下。’朕有過失,不能自覺,江子四等封事所言,尚書可時加檢括,於民有蠹患者,宜速詳啟!”
'14'梁朝尚書右丞考城人江子四向梁武帝呈上用袋封好的秘密奏摺,裡面詳盡地論述了國家在政治方面的得失。五月,癸卯(初三),梁武帝頒下詔書,說:“古人有一句話,叫做‘屋頂上漏雨,屋下人察覺’,我有過失的話,自己不一定察覺得到,江子四等人在密封的奏摺中說到的情況,尚書可時時加以檢查,凡是於人民有害的事,應該及時啟奏。”
'15'戊辰,東魏高盛卒。
'15'戊辰(二十八日),東魏的高盛去世。
'16'魏越勒肱卒。
'16'西魏的越勒肱去世。
'17'魏秦州刺史万俟普與其子太宰洛、豳州刺史叱幹寶樂、右衛將軍破六韓常及督將三百人奔東魏,丞相泰輕騎追之,至河北千餘里,不及而還。
'17'西魏的秦州刺史万俟普與他擔任太宰的兒子万俟洛、豳州的刺史叱幹寶樂、右衛將軍破六韓常以及他們所督率的將領三百人一起投奔了東魏,丞相宇文泰帶著輕裝的騎兵追趕,一直追到黃河以北一千多里的地方,但是沒有追上,只好返回。
'18'秋七月,庚子,東魏大赦。
'18'秋季,七月,庚子(初一),東魏孝靜帝下令大赦天下。
'19'上待魏降將賀拔勝等甚厚,勝請討高歡,上不許。勝等思歸,前荊州大都督撫寧史寧謂勝曰:“朱異言於梁主無不從,請厚結之。”勝從之。上許勝、寧及盧柔皆北還,親餞之於南苑。勝懷上恩,自是見禽獸南向者皆不射之。行至襄城,東魏丞相歡遣侯景以輕騎邀之,勝等棄舟自山路逃歸,從者凍餒,道死者太半。既至長安,詣闕謝罪,魏主執勝手欷曰:“乘輿播越,天也,非卿之咎。”丞相泰引盧柔為從事中郎,與蘇綽對掌機密。
'19'梁武帝給予北魏降將賀拔勝等人優厚的待遇,賀拔勝請求帶兵討伐高歡,梁武帝沒有允許。賀拔勝等人想回到北方去,前荊州大都督撫寧人史寧對賀拔勝說:“凡是朱異講的話,皇上沒有不聽從的,請你好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