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交他。”賀拔勝接受了他的意見。後來,梁武帝允許賀拔勝、史寧以及盧柔都返回北方,還親自在南苑為他們餞行。賀拔勝牢記著梁武帝的大恩,從此再看見往南面去的飛禽走獸,都不放箭射殺。他們路過襄城的時候,東魏的丞相高歡派遣侯景帶著輕裝騎兵前來攔截,賀拔勝等人丟棄了木船沿著小路逃了回去,跟隨的人又冷又餓,有一大半死在了路上。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到達長安之後,去皇宮請罪,西魏文帝拉住賀拔勝的手,一邊抽泣一邊說:“朕流離顛沛,這是天意,不是你們自己的過錯。”丞相宇文泰推薦盧柔為從事中郎,與蘇綽一道掌握重要機密。
'20'九月,壬寅,東魏以定州刺史侯景兼尚書右僕射、南道行臺,督諸將入寇。
'20'九月,壬寅(初四),東魏任命定州刺史侯景兼任尚書右僕射、南道行臺,督率各位將領侵犯梁朝。
'21'魏以扶風王孚為司徒,斛斯椿為太傅。
'21'西魏任命扶風王元孚為司徒,斛斯椿為太傅。
'22'冬,十月,乙亥,詔大舉伐東魏。東魏侯景將兵七萬寇楚州,虜刺史桓和;進軍淮上,南、北司二州刺史陳慶之擊破之,景棄輜重走。十一月,己亥,罷北伐之師。
'22'冬季,十月,乙亥(初八),梁武帝頒下詔書命令大舉討伐東魏。東魏的侯景統率七萬兵馬入侵楚州,俘虜了刺史桓和;接著又向淮河的上游地區進軍,南、北司二州的刺史陳慶之擊敗了這支東魏部隊,侯景丟棄了各種不便隨身攜帶的軍用物資,逃跑了。十一月己亥(初二),梁武帝下令讓討伐北方的部隊停止進軍。
'23'魏復改始祖神元皇帝為太祖,道武皇帝為烈祖。
'23'西魏又重新改為尊始祖神元皇帝為太祖,道武皇帝為烈祖。
'24'十二月,東魏以幷州刺史尉景為太保。
'24'十二月,東魏任命幷州刺史尉景為太保。'25'壬申,東魏遣使請和,上許之。
'25'壬申(初六),東魏派遣使者去梁朝求和,梁武帝答應了。
'26'東魏清河文宣王卒。
'26'東魏的清河文宣王元去世。
'27'丁丑,東魏丞相歡督諸軍伐魏,遣司徒高敖曹趣上洛,大都督竇泰趣潼關。
'27'丁丑(十一日),東魏的丞相高歡督率各路軍隊討伐西魏,派遣司徒高敖曹前往上洛,大都督竇泰前往潼關。
'28'癸未,東魏以咸陽王坦為太師。
'28'癸未(十七日),東魏任命咸陽王元坦為太師。
'29'是歲,魏關中大飢,人相食,死者什七八。
'29'這一年,西魏的關中地區發生了大饑荒,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每十人之中就七八個死去。
三年(丁巳、537)
三年(丁巳,公元537年)
'1'春,正月,上祀南郊,大赦。
'1'春季,正月,梁武帝在國都的南郊祭天,大赦天下。
'2'東魏丞相歡軍蒲坂,造三浮橋,欲渡河。魏丞相泰軍廣陽,謂諸將曰:“賊掎吾三面,作浮橋以示必渡,此欲綴吾軍,使竇泰得西入耳。歡自起兵以來,竇泰常為前鋒,其下多銳卒,屢勝而驕,今襲之,必克,克泰,則歡不戰自走矣。”諸將皆曰:“賊在近,舍而襲遠,脫有蹉跌,悔何及也!不如分兵御之。”丞相泰曰:“歡再攻潼關,吾軍不出灞上,今大舉而來,謂吾亦當自守,有輕我之心,乘此襲之,何患不克!賊雖作浮橋,未能徑渡,不過五日,吾取竇泰必矣!”行臺左丞蘇綽、中兵參軍代人達奚武亦以為然。庚戌,丞相泰還長安,諸將意猶異同。丞相泰隱其計,以問族子直事郎中深,深曰:“竇泰,歡之驍將,今大軍攻蒲坂,則歡拒守而泰救之,吾表裡受敵,此危道也。不如選輕銳潛出小關,竇泰躁急,必來決戰,歡持重未即救,我急擊泰,必可擒也。擒泰則歡勢自沮,回師擊之,可以決勝。”丞相泰曰:“此吾心也。”乃聲言欲保隴右,辛亥,謁魏主而潛軍東出,癸丑旦,至小關。竇泰猝聞軍至,自風陵渡,丞相泰出馬牧澤,擊竇泰,大破之,士眾皆盡,竇泰自殺,傳首長安。丞相歡以河冰薄,不得赴救,撤浮橋而退,儀同代人薛孤延為殿,一日斫十五刀折,乃得免。丞相泰亦引軍還。
'2'東魏的丞相高歡把部隊駐紮在蒲坂,建造了三座浮橋,準備渡黃河。西魏的丞相宇文泰把部隊駐紮在廣陽,他對手下的各位將領說:“賊兵從三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