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9部分

蕭嗣業往招慰,咄摩支詣嗣業降。其部落猶持兩端,世縱兵追擊,前後斬五千餘級,虜男女三萬餘人。秋,七月,咄摩支至京師,拜右武衛大將軍。

'12'李世到了鬱督軍山,薛延陀部落首領梯真達官率領兵眾前來降附。薛延陀咄摩支向南投奔荒谷,李世派通事舍人蕭嗣業前去招撫,咄摩支投降嗣業。他的部落仍然猶豫不定,李世帶兵追擊,共殺死五千多人,俘虜男女三萬多人。秋季,七月,咄摩支到達京城。官拜右武衛大將軍。

'13'八月,甲子,立皇孫忠為陳王。

'13'八月,甲子(初五),太宗立皇孫李忠為陳王。

'14'己巳,上行幸靈州。

'14'己巳(初十),太宗行幸靈州。

'15'江夏王道宗兵既渡磧,遇薛延陀阿波達官眾數萬拒戰,道宗擊破之,斬首千餘級,追奔二百里。道宗與薛萬徹各遣使招諭敕勒諸部,其酋長皆喜,頓首請入朝。庚午,車駕至浮陽。回紇、拔野古、同羅、僕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入貢,稱:“薛延陀不事大國,暴虐無道,不能與奴等為主,自取敗死,部落鳥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從薛延陀去,歸命天子。願賜哀憐,乞置官司,養育奴等。”上大喜。辛未,詔回紇等使者宴樂,頒齎拜官,賜其酋長璽書,遣右領軍中郎將安永壽報使。

'15'江夏王李道宗的兵馬既已渡過沙漠,遇見薛延陀阿波達官兵眾數萬人抵抗,李道宗將其擊敗,殺死一千多人,乘勝追擊二百里。李道宗與薛萬徹各自派遣使者招撫敕勒各部,他們的首領都十分高興,磕頭拜謝請求入京朝見。庚午(十一日),太宗車駕到浮陽。回紇、拔野古、同羅、僕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部落各自派使者入朝進貢,紛紛言道:“薛延陀可汗不事奉大國,暴虐無道,不能做為我們的主子,自取滅亡,各部落作鳥獸散,不知何去何從。我們各有自己的分地,不再跟薛延陀去,我們要歸順大唐天子。希望可憐我們這些人,特設一部門,養育我們。”太宗聽後大為高興。辛未(十二日),太宗詔令宴請回紇等族使者,賞賜拜官,賜給他們首領璽書,派右領軍中郎將安永壽前往傳達旨意。

壬申,上幸漢故甘泉宮,詔以“戎、狄與天地俱生,上皇並列,流殃構禍,乃自運初。朕聊命偏師,遂擒頡利;始弘廟略,已滅延陀。鐵勒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併為州郡;混元降,殊未前聞,宜備禮告廟,仍頒示普天。”

壬申(十三日),太宗行幸漢朝舊甘泉宮,頒佈詔令稱:“戎、狄等族與天地一同生存,與上古帝王伏羲並列稱雄,他們製造禍端,是從大唐興國之初才開始的。朕隨意任命偏師進擊,就生擒頡利;剛剛施展朝遷謀略,就已經滅掉了薛延陀。鐵勒族一百多萬戶,散處在北部,萬里迢迢派遣使者,要求委身歸附於內地,請求同為編戶齊民,一併改為州郡建置;開天闢地以來,前所未聞,應當預備禮儀上告祖廟,並且頒示給普天之下的百姓。”

庚辰,至涇州;丙戎,逾隴山,至西瓦亭,觀馬牧。九月,上至靈州;敕勒諸部俟斤遣使相繼詣靈州者數千人,鹹雲:“願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甲辰,上為詩序其事曰:“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公卿請勒石於靈州;從之。

庚辰(二十一日),太宗車駕到達涇州;丙戌(二十七日),穿越隴山,到達西瓦亭,觀看放牧。九月,太宗到達靈州,敕勒各部落首領相繼派使者到靈州拜謁太宗,共有幾千人,都說:“非常希望大唐至尊天子做我們的天可汗,我們子子孫孫做您的奴隸,至死也不遣憾。”甲辰(十五日),太宗親自做詩記敘此事說:“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公卿大臣們請求在靈州刻石碑記事,太宗依從。

'16'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宋公蕭性狷介,與同寮多不合,嘗言於上曰:“房玄齡與中書門下眾臣,朋黨不忠,執權膠固,陛下不詳知,但未反耳。”上曰:“卿言得無太甚!人君選賢才以為股肱心膂,當推誠任之。人不可以求備,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長。朕雖不能聰明,何至頓迷臧否,乃至於是!”內不自得,既數忤旨,上亦銜之,但以其忠直居多,未忍廢也。

'16'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宋公蕭,性情耿介狷狂,與同僚們多不合,曾對太宗言道:“房玄齡與中書、門下省眾位大臣,私結朋黨對皇上不忠,操持權柄固執己見,陛下並不知道詳情,只是尚未謀反罷了。”太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