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節度使判官羅隱勸說吳王錢討伐梁,說:“縱然不能成功,尚且可以退保杭州、越州,自己在東邊稱帝,怎麼能拱手侍奉盜賊,成為永遠的恥辱呢!”錢開始以為羅隱在唐沒得到重用,一定心有怨恨,等到聽了他的話,雖然不能採用,心裡很讚許他堅持正義。
'19'五月,丁丑朔,以御史大夫薛貽矩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19'五月,丁丑朔(初一),後梁太祖任御史大夫薛貽矩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20'加武順節度使趙王王熔守太師,天雄節度使鄴王羅紹威守太傅,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兼侍中。
'20'後梁太祖加授武順節度使趙王王熔守大師,天雄節度使鄴王羅紹威守太傅,義武節度使王處直兼侍中。
'21'契丹遣其臣袍笏梅老來通好,帝遣太府少卿高頎報之。
'21'契丹派遣使臣袍笏梅老到大梁互通友好,後梁太祖派遣太府少卿高頎回府。
初,契丹有八部,部各有大人,相與約,推一人為王,建旗鼓以號令諸部,每三年則以次相代。鹹通末,有習爾者為王,土宇始大。其後欽德為王,乘中原多故,時入盜邊。及阿保機為王,尤雄勇,五姓奚及七姓室韋、達靼鹹役屬之。阿保機姓邪律氏,恃其強,不肯受代。久之,阿保機擊黃實室韋還,七部劫之於境上,求如約。阿保機不得已,傳旗鼓,且曰:“我為王九年,得漢人多,請帥種落居古漢城,與漢人守之,別自為一部。”七部許之。漢城,故後魏滑鹽縣也。地宜五穀,有鹽池之利。其後阿保機稍以兵擊滅七部,復併為一國。又北侵室韋、女真,西取突厥故地,擊奚,滅之,復立奚王而使契丹監其兵。東北諸夷皆畏服之。
起初,契丹有八部,每部各有大人,共同約定,推舉一人為王,建置旗鼓以號令各部,每三年就依次相代。鹹通末年,有名叫習爾的為王,疆土開始擴大。其後欽德為王,趁著中原多難,時常入侵中原邊境搶劫。等到阿保機為王,尤其威武勇敢,五姓奚及七姓室韋、達靼都附屬於他。阿保機姓邪律氏,仗恃自己強大,不肯在三年任滿的時候接受替代。過了很久,阿保機攻打黃頭室韋回來,其他七部在邊界上脅迫他,要求遵守三年一換王的約定。阿保機無可奈何,只得傳與旗鼓,並且說:“我為王九年,得到漢人很多,請率領同種部落在古漢城居住,與漢人共同守護,另外自為一部。”七部應允了他。漢城是原來的後魏滑鹽縣。土地適宜五穀生長,有鹽池之利。後來阿保機逐漸發兵滅亡其他七部,合併成為一國。阿保機又北侵室韋、女真,西取突厥舊地,攻打、滅亡五姓奚,後來又立奚王而讓契丹監督他的軍隊。東北各夷族都敬畏服從他。
是歲,阿保機帥眾三十萬寇雲州,晉州與之連和,面會東城,約為兄弟,延之帳中,縱酒,握手盡歡,約以今冬共擊梁。或勸晉王:“因其來,可擒也,”王曰:“仇敵未滅而失信夷狄,自亡之道也。”阿保機留旬日乃去,晉王贈以金繒數萬。阿保機留馬三千匹,雜畜萬計以酬之。阿保機歸而背盟,更附於梁,晉王由是恨之。
這一年,阿保機率領部眾三十萬侵犯雲州,晉王李克用與他和好,在雲州東城會面,相約為兄弟,延請到帳中,縱情飲酒,握手盡歡,相約在當年冬天共同攻梁。有人勸晉王說:“趁著阿保機前來,可以擒住他。”晉王說:“仇敵朱全忠沒有消滅,卻對夷狄失信,是自取滅亡之道啊。”阿保機留住十天才離開雲州,晉王贈送給他金繒數。阿保機留下馬三千匹,各種牲畜數以萬計,用來酬謝晉王。阿保機回去以後就背叛了盟約,又歸附了後梁,晉王李克用因此怨恨阿保機。
'22'已卯,以河南尹兼河陽節度使張全義為魏王;鎮海、鎮東節度使吳王錢為吳越王;加清海節度使劉隱、威武節度王審知兼侍中,仍以隱為大彭王。
'22'已卯(初三),後梁太祖進封河南尹兼河陽節度使張全義為魏王,鎮海、鎮東節度使吳王錢為吳越王,加授清海節度使劉隱、威武節度使王審知兼侍中,並以劉隱為大彭王。
癸未,以權知荊南留後高季昌為節度使。荊南舊統八州,乾符以來,寇亂相繼,諸州皆為鄰道所據,獨餘江陵。季昌到官,城邑殘毀,戶口凋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復業。
癸未(初七),後梁太祖任命暫時代理荊南留後的高季昌為荊南節度使。荊南過去統轄荊、歸、硤、、忠、萬、澧、朗八州,唐僖宗乾符年間以來,外寇內亂一個接一個,諸州都被相鄰各道佔據,只剩下了江陵。高季昌到任,城邑殘破毀壞,戶口零落減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