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0部分

氖勘�匚饋�

'14'辛未,以武安節度使馬殷為楚王。

'14'辛未(二十五日),後梁太祖封武安節度使馬殷為楚王。

'15'以宣武掌書記、太府卿敬翔知崇政院事,以備顧問,參謀議,于禁中承上旨,宣於宰相而行之。宰相非進對時有所奏請及已受旨應復請者,皆具記事因崇政院以聞,得旨則復宣於宰相。翔為人沈深,有智略,在幕府三十餘年,軍謀、民政,帝一以委之。翔盡心勤勞,晝夜不寐,自言惟馬上乃得休息。帝性暴戾難近,人莫能測,惟翔能識其意趣。或有所不可,翔未嘗顯言,但微示持疑;帝意已悟,多為之改易。禪代之際,翔謀居多。

'15'後梁太祖以宣武掌書記、太府卿敬翔主管崇政院事務,以備顧問,參與謀劃計議,在宮內承受皇上諭旨,傳達給宰相執行。宰相不是進宮奏對的時候有所奏請以及已經受旨應該再行請示的,都詳細記事,透過崇政院奏報,敬翔得旨後再傳達給宰相。敬翔為人沉著內向,有才智謀略,在幕府三十餘年,軍事計劃、民事政務,太祖一切都委任他辦理。敬翔盡心勤勞,白天晚上很少睡覺,自己說只有在馬上才能休息。太祖性情殘暴乖戾,難於接近,別人不能猜測,只有敬翔能夠知道他的思想旨趣。有時有不能辦的事情,敬翔未曾明顯說出,只是稍微表示疑難,梁太祖已經理解,多數為此改變。憚讓取代之際,敬翔的謀劃居多。

'16'追尊皇高祖考、妣以來皆為帝、後;皇考誠為烈祖文穆皇帝,妣王氏為文惠皇后。

'16'後梁太祖追尊高祖父、母以來都為帝、後;父親朱誠為烈祖文穆皇帝,母王氏為文惠皇后。

'17'初,帝為四鎮節度使,凡倉庫之籍,置建昌院以領之;至是,以養子宣武節度副使友文為開封尹、判院事,掌凡國之金谷。友文字康氏子也。

'17'當初,後梁太祖任四鎮節度使,凡是倉庫的簿籍文書,設定建昌院來管理。稱帝以後,以養子宣武節度副使朱友文擔任開封尹、判建昌院事,掌管全國的錢財糧食。朱友文字來是康氏的兒子。

'18'乙亥,下制削奪李克用官爵。是時惟河東、鳳翔、淮南稱“天”,西川稱“天覆”年號;餘皆稟梁正朔,稱臣奉貢。

'18'乙亥(二十九日),下令削奪李克用的官職爵位。這時,只有河東、鳳翔、淮南稱天年號,西川稱天覆年號,其餘各鎮都接受後梁的年號,向後梁稱臣納貢。

蜀王與弘農王移檄諸道,雲欲與岐王、晉王會兵興復唐室,卒無應者。蜀王乃謀稱帝,下教諭統內吏民;又遺晉王書雲:“請各帝一方,俟朱溫既平,乃訪唐宗室立之,退歸藩服。”晉王復書不許,曰:“誓於此生靡敢失節。”

蜀王王建與弘農王楊渥移送檄文給諸道,說要與岐王李茂貞、晉王李克用合兵興復唐室,結果沒有響應的。王建於是計劃稱帝的,下令告訴轄區內的官吏百九,又送書信晉王李克用說:“請各稱帝一方,等到朱溫平定以後,就尋訪唐皇宗室的人立他為皇帝,我們再恢復藩鎮之職。”晉王李克用回信不贊成,說:“發誓在這一生不敢喪失臣節。”

唐末之誅宦官也,詔書至河東,晉王匿監軍張承業於斛律寺,斬罪人以應詔。至是,復以為監軍,待之加厚,承業亦為之竭力。

唐末誅殺宦官的時候,詔書傳到河東,晉王李克用把監軍張承業藏在斛律寺,斬了一個罪犯來應付詔旨。到這個時候,又以張承業任監軍,待他更加憂厚,張承業也為李克用竭盡心力。

岐王治軍甚寬,待士卒簡易。有告部將符昭反者,岐王直詣其家,悉去左右,熟寢經宿而還;由是眾心悅服;然御軍無紀律。及聞唐亡,以兵羸地蹙,不敢稱帝,但開岐王府,置百官,名其所居為宮殿,妻稱皇后,將吏上書稱箋表,鞭、扇、號令多擬帝者。

岐王李茂貞治軍很寬鬆,對待兵士平易坦率。有人告發部將符昭謀反,岐王李茂貞特意前往符昭家裡,讓左右的人全部離開,自己在符昭家裡熟睡一夜而回去,所以眾人心悅誠服。但他統率軍隊卻沒有紀律。聽說唐室滅亡,由於兵士衰弱,地盤狹小,不敢自稱皇帝,只是擴大岐王府,設定文武百官,把居住的房全稱為宮殿,妻稱為皇后,將領官吏上書稱為箋表,鳴鞭、持扇、號令多數模仿皇帝。

鎮海節度判官羅隱說吳王舉兵討梁,曰:“縱無成功,猶可退保杭、越,自為東帝;奈何交臂事賊,為終古之羞乎!”始以隱為不遇於唐,必有怨心,及聞其言,雖不能用,心甚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