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臣厚,胡人性直,故不忍不言耳。”上驚曰:“知卿大臣愛子,當為朕委曲彌縫,而密奏之!”對曰:“臣父非不愛臣,臣非不愛其父與宗族也;顧臣力竭,不能回耳。”上曰:“然則卿以何策自免?”對曰:“臣之進言,非苟求生;臣父敗,則臣與之俱死矣,復有何策哉!使臣賣父求生,陛下亦安用之!”上曰:“卿勿死,為朕更至咸陽諭卿父,使君臣父子俱全,不亦善乎!”璀至咸陽而還,曰:“無益也,願陛下備之,勿信人言。臣今往,說諭萬方,臣父言:‘汝小子何知!主上無信,吾非貪富貴也,直畏死耳,汝豈可陷於入死地邪!’”
當初,李懷光解除奉天圍困時,德宗任命他的兒子李璀為監察御史,對他恩寵很厚。到李懷光駐紮咸陽,不肯進兵時,李璀暗中對德宗說:“我父親肯定會辜負陛下,希望陛下早作準備。我聽說君主和父親是一回事,但是如今的形勢是,陛下未能誅除我的父親,而我的父親卻足以危及陛下。陛下對待我這麼好,胡人性情直率,所以我不忍心不說啊。”德宗驚訝地說:“朕知道你是大臣李懷光所疼愛的兒子,你應該為朕婉轉曲折地在其中彌補裂痕,而你地秘密上奏!”李璀回答說:“我的父親並不是不疼愛我,我也並不是不愛我的父親和宗族。但我已用盡心力,不能拘回。”德宗說:“這樣說來,你用什麼辦法使自己免除一死呢?”李璀回答說:“我進上此言,不是要苟且求活。我父親一旦敗亡,那我就和他一同死去,還會有什麼辦法呢!假如我出賣父親以求生存,陛下又怎麼能用我這種人呢!”德宗說:“你別死,為朕再到咸陽開導你的父親,使君主與臣下、父親與兒子的倫常都得以保全,不也是很好的嗎!”李璀前往咸陽,回來以後說:“沒有效果啊,希望陛下防備我父親,不要聽信別人所說的。如今我前往勸導,用盡了千方百計,我父親說:‘你小子知道什麼!聖上不講信用。我並不貪圖富貴但我也怕死啊,你怎麼可以把我陷於死地呢!”’
及李泌赴陝,上謂之曰:“朕所以再三欲全懷光者,誠惜璀也;卿至陝,試為朕招之。”對曰:“陛下未幸梁要、洋,懷光猶可降也。今則不然。豈有人臣迫逐其君。而可復立於其朝乎!縱彼顏厚無慚,陛下每視朝,何心見之!臣得入陝,借使懷光請降,臣不敢受,況招之乎!李璀固賢者,必與父俱死矣;若其不死,則亦無足貴也。”及懷光死,璀先刃其二弟,乃自殺。
到李泌前往陝州時,德宗對他說:“我再三想要保全李懷光的原因,實在是憐惜李璀啊。你到陝州後,試著為朕招撫他吧。”李泌回答說:“在陛下沒有出走梁州、洋州時,還是可以使李懷光投降的,現在卻不行了。哪有臣下逼走了他的君主,還可以再站在朝堂之上的呢!即使他臉皮厚,不慚愧,每當陛下上朝之時,看到他會是什麼心情呢!我進入陝州後,假如李懷光請求投降,我也不敢接受,何況讓我去招撫他呢!李璀固然是賢明的人,他一定會與他父親一起去死了。如果他不肯死,那也沒有可貴之處了。”及至李懷光死後,李璀事先殺了他的兩個弟弟。然後便自殺了。
朔方將牛名俊斷與光首出降。河中兵猶萬六千人,燧斬其將閻晏等七人,餘皆不問。燧自辭行至河中平,凡二十七日。燧出高郢、李於獄,皆奏置幕下。
朔方將領牛名俊割下李懷光的頭顱出城投降。河中兵還有一萬六千人,馬燧將他們的將領閻晏等七人斬殺,對剩下的人都不予追究。馬燧從告別德宗到平定河中,共用了二十七天。馬燧將高郢、李放出監獄,奏請將他們都安置在自己的幕府之中。
韓遊之攻懷光也,楊懷賓戰甚力,上命特原其子朝晟;遊遂以朝晟為都虞候。
韓遊攻打李懷光時,楊懷賓作戰甚為出力,德宗命令特別寬恕了他的兒子楊朝晟。於是,韓遊任命楊朝晟為都虞候。
上使問陸贄:“河中既平,復有何事所宜區處?”令悉條奏。贄以河中既平,慮必有希旨生事之人,以為王師所向無敵,請乘勝討淮西者。李希烈必誘諭其所部及新附諸帥曰:“奉天息兵之旨,乃因窘而言,朝廷稍安,必復誅伐。”如此,則四方負罪者孰不自疑,河朔、青齊固當響應,兵連禍結,賦役繁興,建中之憂,行將復起。乃上奏,其略曰:“福不可以屢徼,幸不可以常覬。臣姑以生禍為憂,未敢以獲福為賀。”又曰:“陛下懷悔過之深誠,降非常之大號,所在宣揚之際,聞者莫不滋流。假王叛換之夫,削偽號以請罪;觀釁首鼠之將,一純誠以效勤。”又曰:“討之而愈叛,今釋之而畢來;以百萬之師而力殫,今以咫尺之詔而化洽。是則聖王之敷理道,服暴人,任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