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招撫西南蠻族。六月,癸丑(初一),永昌蠻首領薰期率領部落二十餘萬戶歸附唐朝。
'11'河內有老尼居神都麟趾寺,與嵩山人韋什方等以妖妄惑眾。尼自號淨光如來,雲能知未然;什方自雲吳赤烏年生。又有老胡亦自言五百歲,雲見薛師已二百年矣,容貌愈少。太后甚信重之,賜什方姓武氏。秋,七月,癸未,以什方為正諫大夫、同平章事,制雲:“邁軒代之廣成,逾漢朝之河上。”八月,什方乞還山,制罷遣之。
'11'河內地方有老尼姑,居住在神都麟趾寺,與嵩山人韋什方等以邪說迷惑群眾。老尼姑自號淨光如來,說能預知未來;韋什方自稱是三國時孫吳赤烏年間出生的人。又有一個老胡人也自稱五百歲,說他看見和尚懷義已二百年了,懷義的面貌越來越年輕。太后很信任器重他們,賜韋什方姓武氏。秋季,七月,癸未(初一),朝廷任命韋什方為正諫大夫、同平章事,命令中說:“他勝過軒轅時代的廣成子,超越漢朝的河上公。”八月,韋什方要求返回嵩山,太后命令免去職務,遣送他返山。
'12'戊辰,以王孝傑為瀚海道行軍總管,仍受朔方道行軍大總管薛懷義節度。
'12'戊辰(十七日),朝廷任命王孝傑為瀚海道行軍總管,並受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和尚懷義的指揮。
'13'己巳,以司賓少卿姚為納言;左肅政中丞原武楊再思為鸞臺侍郎,洛州司馬杜景儉為鳳閣侍郎,並同平章事。
'13'己巳(十八日),朝廷任命司賓少卿姚為納言;左肅政中丞原武人楊再思為鸞臺侍郎,洛州司馬杜景儉為鳳閣侍郎,一併任同平章事。
豆盧欽望請京官九品已上輸兩月俸以贍軍,轉帖百官,令拜表。百官但赴拜,不知何事。拾遺王求禮